圖為專家介紹墓志 記者 冽瑋 攝
中新網西安1月6日電 (記者冽瑋 田進)西安碑林博物館研究員趙力光6日透露,唐代宰相韓休曾孫韓復的一盒墓志現身當地,為赫赫有名的唐代書法家柳公權撰文。專家研究發現,韓復祖輩遭安祿山叛軍殺害,他因身患糖尿病去世。
墓志志蓋為青石質,覆斗形,中部篆書“唐故左庶子韓公墓志”,四剎線刻四神圖像。志石四側線刻十二生肖,為獸首人身,手執笏板。志文正書32行,滿行32字。
趙力光認為,墓志志蓋背面殘存“佛告”、“維摩詰”等字,應是利用佛經刻石改刻的。
史料記載,韓休生有七子,在安史之亂中,三個兒子慘遭叛軍殺害,幸免於難的兒子韓滉后來官居丞相,精於書畫,其創作的《五牛圖》,以淳朴的畫風和精湛的藝術技巧,表現了唐代畫牛所達到的最高水平,上面有宋高宗趙構、著名畫家和書法家趙孟頫等眾多名家的題記。該畫在清末流失海外后被重金購回。《五牛圖》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被專家譽為九大“鎮國之寶”之一。
“泊生府君,祖婆抱而視之名曰婆奴。”根據韓復墓志記載,韓復是韓述的長子,出生后其祖婆寵溺,給他取了個乳名“婆奴。兒時失去母親,父親韓述每天上班都要領著他。父親死后,韓復擔當起了撫育三弟二妹的重擔。后來進入官場,曾任試秘書省正字、彰義軍巡官、唐隨節度掌書記、襄陽節度參謀、試大理評事、魏博節度判官等職。所任官職多為節度使府中的幕職文官,如掌書記、巡官、判官、參謀等,雖品級較低,但多是科舉出身的“清貴”之士,被聘入幕,銘詞中有“良籌嘉畫、盛幕雄藩”語。
“韓復后來罷官,可能和貪污有關。”趙力光研究志文發現,有人曾舉報韓復貪贓,而家人則極力為其辯解,“府君之姑叔姨舅兄弟雲:‘有人道婆奴飲酒醉即信,婆奴犯贓吾不信也。’辭郡經歲未得官也。”在流言四起時,家人力挺韓復,辯稱“有人說韓復喝酒喝醉了,我們相信,倘若說韓復貪污腐敗,我們絕對不相信。”韓復的堂舅、唐代著名書法家、工部尚書柳公權上朝見到宰相,為韓復辯解說情,后來,韓復改任太子東宮的左庶子。
據墓志記載,韓復“有疾而渴,渴飲水日多,成下痢,痢久無力而不能步履。”據此,專家推斷韓復曾身患糖尿病,69歲時病重去世。韓復去世后,柳公權為其撰寫了墓志。
專家介紹,當時柳氏家族與韓氏家族有姻親關系,柳公權為韓復的堂舅。柳公權撰此志時已73歲,雖沿用碑志的文體,但敘事平實,語言流暢,生動自然,十分珍貴。(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