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威虎山"曾改編為樣板戲電影 江青把關指導(圖)

2015年01月16日14:28  來源:北京晚報
 
原標題:"智取威虎山"曾改編為樣板戲電影 江青把關指導(圖)

楊慶華

  由徐克執導的3D電影《智取威虎山》眼下正在熱映,票房已突破7億。其實,這已是小說《林海雪原》第三次被改編成電影,前兩次改編分別是在1960年和1970年……

  第一次改編《林海雪原》電影分為上下兩集

  上集《大戰奶頭山》擱淺 隻拍完下集《智取威虎山》

  1959年,八一電影制片廠准備拍攝根據曲波同名小說改編的故事片《林海雪原》,計劃拍攝上、下集。上集《大戰奶頭山》,下集《智取威虎山》。經過研究,先拍下集。1960年,正是三年自然災害時期,攝制組常常吃不飽飯。有一場戲,傻大個在神河廟的老道臥室吃肉,八一廠特批攝制組買四斤豬骨頭。飾演傻大個的裡坡好久沒聞到肉味了,他跟導演劉沛然建議排練的時候要真吃肉。戲排了一整天,等到下午正式開拍,四斤豬骨頭已被裡坡啃個精光。

  有關領導對影片《林海雪原》的拍攝要求是“通俗易懂,成為一部農村片。少用一些交叉手法或其他不易看懂的蒙太奇處理……”“要存心讓農民看懂,存心讓農民喜歡”。劇本修改稿中,戰士追擊老道,“兩個追擊老道的戰士,像飛人一樣,一切的東西在他們的眼睛裡都晃得模糊不清,讓人驚駭懸恐”。總政治部一位副部長批注“這種鏡頭不要用”。影片上映之后,還是有些觀眾表示看不懂。北京鋼廠和宣武鋼廠一部分干部和工人的意見是“感到亂,感到情節和人物交代得不清楚……楊子榮上了威虎山之后,影片同時穿插了好些說別的事的鏡頭,有些亂”。電影《林海雪原》把一部分觀眾攪糊涂了,是因為上集的線索和人物關系在下集提出,而上集又沒有拍。沒拍上集的原因,導演劉沛然的解釋是預料拍了也超不過下集,索性不拍了。這或許只是原因之一。根據史料記載,電影《林海雪原》上映后,電影界、評論界提出了許多尖銳的批評意見。1961年5月9日和5月25日,《北京日報》連續發表署名文章。一篇題為《我們共同的責任》的文章指出,影片上映后,“‘三爺’、‘老九’一類的稱呼就在孩子們中間出現了,有的孩子學小爐匠的丑樣,自己打著耳光喊:‘我該死!我混蛋!’有的拿‘黑話’當笑話說。”批評者指出,由於“演員表演,尤其反面人物的表演,過多注意外形的追逐,缺乏內在的東西,人物的全部家當都在外表上了”,因此,影片“沒有深刻揭示出反動分子狡猾、陰險、殘害人民的本質”,“沒有使孩子們對這些匪徒恨之入骨”。時任水利電力部副部長的馮仲雲在《評影片<林海雪原>和同名小說》的文章中“質疑小說的真實性”,因而“對電影基本持否定態度”。文章認為小說“過分夸大了小分隊及其領導者的作用”,“將何以告慰三五九旅在殲滅謝文東國民黨殘匪戰斗中傷亡的指戰員?我為之感到不平!”《北京日報》的討論和此前征集的許多批評意見,或許也是八一廠取消拍攝上集的原因之一。

  第二次改編為樣板戲電影

  《智取威虎山》沒演職員表

  緣於江青指示“不能突出個人”

  1968年,北京電影制片廠成立樣板戲電影《智取威虎山》攝制組。為了拍攝威虎廳,北影廠從小關搬遷到現在北影廠所在地北太平庄,建了一個特大的攝影棚。謝鐵驪擔任導演,但很多事情都要聽江青的。“江青的意見是全方位的,鏡頭長度、景別、化裝、道具、調度等”。《打虎上山》一場,在江青的“把關指導”下,動用了各種攝影手段:當楊子榮唱完“穿林海跨雪原氣沖霄漢”上場時,用大全景﹔唱到“我恨不得急令飛雪化春水,迎來春色換人間”時,把鏡頭推成近景﹔唱到“待等到與戰友會師百雞宴,搗匪巢定叫它地覆天翻”時,把鏡頭下降……楊子榮出場的那個鏡頭,“一棵棵參天的棟梁鬆高聳入雲”。謝鐵驪回憶:江青要求盡量靠近原始森林的景色,棟梁鬆粗大的樹枝和樹葉都是從十三陵明代皇陵上砍來的。

  1970年10月1日,樣板戲電影《智取威虎山》在北京和上海正式發行上映。據《北京市電影發行放映單位史》記載,《智取威虎山》的發行“上上下下調動了一切宣傳力量,層層召開動員會、誓師會,報刊、電台、電視全部出動,大張旗鼓,轟轟烈烈。在排片上採取大集中辦法……全市同映一部影片,城郊幾十家影院同時上映。各影院繪制了巨大的宣傳畫,挂起了大幅的標語口號,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彩旗迎風招展……”“《智取威虎山》成為新中國歷年放映影片中使用拷貝最多的”。周恩來總理看完影片,問北影廠軍代表狄福才:怎麼沒有演職員表?狄福才回答:江青不讓搞,說不能突出個人。周總理聽后小聲說了兩個字:“滑稽”。

(來源:北京晚報)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為民族復興創造良好人口環境(人民時評)
  2. 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公告
  3. 全國政協委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
  4. 喝牛奶有四個禁忌,一定要了解!
  5. 七冶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委員、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