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愍帝曾被匈奴擄至平陽 遭劉聰侮辱后殺害

2015年01月19日14:11  來源:深圳特區報
 
原標題:晉愍帝曾被匈奴擄至平陽 遭劉聰侮辱后殺害

  ◎ 費禮勇

  《增廣昔時賢文》收錄了很多耳熟能詳的格言警句,比如“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 ,這兩句比喻失勢之人的窘境,通俗易懂。但“平陽”二字一般解釋為平坦明亮的地方就顯得牽強了,現在也沒有如此用法。我以為平陽應該是一個具體的地名,古籍有所謂“堯都平陽”之說,堯都現在是山西臨汾的一個區,也就是古平陽,1978年襄汾考古發現了陶寺遺址,並出土了一些帶文字符號的陶片。漢代平陽出過衛青、霍去病這樣偉大的戰將。那麼“虎落平陽”與它有關聯嗎?我理解這與西晉末年五胡之一的匈奴有關。

  西晉末年惠帝司馬衷即位不久,因皇后賈南風弄權,導致“八王之亂”,藩王為爭奪中樞之權互相攻伐,國無寧日。公元304年,在西晉朝廷為質的匈奴五部大都督劉淵受晉皇太孫司馬穎派遣,返回山西離石(今呂梁市),在族人劉宣等擁戴之下,乘機起兵反晉。因其祖曾與漢王室聯姻,約為兄弟,故劉淵以恢復漢室相號召,自立為漢王(后改為趙),旋遷左國城。公元309年術士稱平陽有紫氣,劉淵政權又移至平陽稱帝。不過二年,劉淵病死,四子劉聰殺兄稱帝。

  劉淵此人值得一說。《晉書·載記·劉元海傳》稱他“姿儀魁偉,身長八尺四寸”,這合現代的尺寸有一米九的個子,又膂力過人,通經好史。他曾經說過兩句著名的話,現在已成為成語:“吾每觀書傳,常鄙隨陸無武,絳灌無文”﹔“一物之不知者,固君子之所恥也”。此處“隨陸”指漢高祖謀臣隨何和陸賈,“絳灌”指漢高祖名將周勃及灌嬰。這四人是漢重要的開國元勛,而劉淵“常鄙”,可知其自視甚高,頗具才略,天下大亂,正是其出頭之日。

  公元311年,劉聰發兵攻入洛陽,殺晉太子及王公百官三萬余人,俘晉懷帝司馬熾至平陽,此即歷史上著名的“永嘉之亂”。想想看,亡國之君能有什麼好下場?次年匈奴正月元會,劉聰即令司馬熾“青衣行酒”。青衣者,小厮也。在場的晉朝舊屬涕泗橫流,原侍中廋珉更與懷帝抱頭痛哭,當場被殺。不過一月,晉懷帝也被殺害。

  然而,辱不止此。懷帝死后,公元313年司馬炎的孫子司馬鄴又在長安即位,史稱晉愍帝。僅僅三年,匈奴政權又攻陷長安,時長安戶不滿千,糧草斷絕,司馬鄴出降又被擄至平陽。次年冬,劉聰出獵,令司馬鄴執戟為先導,百姓圍觀。后又令其為宴會“行酒洗爵”,極盡侮辱,“晉臣在座者多失聲而泣”。不過兩月,劉聰為絕后患,殺了司馬鄴,年僅十八。

  永嘉亂后,北方居民紛紛出逃,南方多立僑縣安置流民。這些逃難的人不會忘記晉王室所受的屈辱,他們世代相傳,后來《晉書》更如實記載了這段國破君亡的史實。以致后來形成了諺語:虎落平陽被犬欺。而后人再添上“龍游淺水遭蝦戲”湊成對聯,則失去了虎落平陽的本意。

(來源:深圳特區報)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為民族復興創造良好人口環境(人民時評)
  2. 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公告
  3. 全國政協委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
  4. 喝牛奶有四個禁忌,一定要了解!
  5. 七冶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委員、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