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在明王朝建立中功勞不大 晚年曾屢遭挫折

2015年01月28日11:01  來源:北京晨報
 
原標題:劉伯溫在明王朝建立中功勞不大 晚年曾屢遭挫折

  在民間傳說中,劉伯溫是個大人物,被認為是明朝開國第一謀臣,擁有諸葛亮般的智慧,且能燮理陰陽、掌控超自然力量,是十三陵、天津、山海關的修建者,被糖人業、風水業、香菇種植業奉為祖師爺。

  據說,劉伯溫曾在北京參加元朝“殿試”,以后幫朱棣建北京城,而《劉伯溫降龍》《劉伯溫私訪聖人府》《劉伯溫砸碑建廟》《劉伯溫天壽山點穴》《劉伯溫劍辟玉泉石》《高亮趕水》《九龍池》等段子,直接膾炙人口。

  其實,北京城的設計者是元代的劉秉忠,明代未做重大變動,其中天安門的設計者為蔡信,至於十三陵,設計施工時段各不相同,蒯祥曾參與其中,更何況朱棣定都北京時,劉伯溫已去世多年。

  那麼,為什麼劉伯溫會被傳得如此之神呢?

  因為朱元璋起兵時,為掩蓋出身卑微,大量編造個人神話,自稱外祖父是宋朝皇帝的隨扈,通巫術,以凸顯自己才是反元的正宗。為了稱帝,他自稱此前一年曾受道教天神指點,受贈“絳衣、冠履、寶劍”等神物,理當得天下。

  為了讓這些神話變得更豐滿,朱元璋進一步將“劉邦與張良”的故事也搬了過來,而劉基曾仕元,在江浙名聲甚大,當時流行讖緯之學(一種迷信),劉基恰好是此中高手,種種因素,使他最接近張良的角色,恰好能襯托朱元璋真命天子的形象,而劉基也善於就坡下驢,經常編造一些天象的吉言給朱元璋打氣。在朱元璋發布的詔書中,經常引用相關語言,並刻意突出劉基的“先見之明”,說他是當代的諸葛亮,表面看,二人已是如膠似漆。

  但事實上,劉基在明王朝建立中功勞不大,明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封公者6人,封侯者28人,其中並無劉基,后來他只是被封了個象征性的“誠意伯”。

  打天下時被大樹典型,坐天下時卻靠邊站,因為朱元璋對劉基的威望頗有忌憚,唯恐對皇權構成威脅。劉基晚年屢遭挫折,郁郁而終,但還算是全身而退。相反,許多紅極一時的名臣則下場淒慘。朱元璋為政過苛,群臣敢怒不敢言,往往轉而贊頌那些已經逝去、尚未被污名化的名臣,如徐達、常遇春等,劉基因此得利,加上劉基后代又是編文集,又是找名手立傳,使劉基身后的名聲越來越大。

  朱棣篡位后,對朱元璋時期的政策多有否定,后來明孝宗賜給“誠意伯劉公廟”一塊“翊運祀碑”,讓劉基神話從此有了皇權的加持。

  明清是中國小說、戲劇特別發達的時期,既然皇帝都同意宣傳劉基,民間藝人們自然會把平時不太敢說的內容統統附加到劉基的身上,劉基的故事越傳越神,變成了全能型的人物,甚至還位列仙班,這恐怕是朱元璋當年做夢也沒想到的吧。

  本文材料主要引自《北京地方志·人民生活志》

(來源:北京晨報)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為民族復興創造良好人口環境(人民時評)
  2. 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公告
  3. 全國政協委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
  4. 在新長征路上大力弘揚偉大長征精神
  5. 《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