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古裝劇不是服飾史教科書

2015年01月29日14:32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評論:古裝劇不是服飾史教科書

《甄嬛傳》、《武媚娘傳奇》劇照,服裝設計上,前者偏寫實,后者偏戲說。

本報實習記者 羅 群

  古裝影視劇多年來廣受觀眾歡迎,然而幾乎每有一部古裝影視劇熱播,各種各樣批評其不符合史實的“知識帖”就會在網絡上瘋傳,其中服裝設計因最為直觀而成為眾矢之的,從早些年的電影《英雄》到電視劇《甄嬛傳》,再到近期熱播的《武媚娘傳奇》,“亂穿衣服”的指責不絕於耳,《武媚娘傳奇》的重新剪輯更把這一話題推上風口浪尖。

  這些批評究竟是一些人不明就裡的一廂情願,還是服裝設計師們真的太過不學無術呢?

  完全遵照歷史設計服裝:

  技術上難實現,藝術上沒必要

  “影視作品故事發生年代距今越久遠,創作者發揮度越大,年代越近對歷史的忠實度一般來說則越高。但影視劇畢竟是藝術創作而不是考古節目,不是紀錄片,更不是服飾史教科書,服裝設計沒必要完全遵照歷史。要了解歷代服飾的真實情況,應該看史料而不是古裝影視劇。”從事電影人物設計實踐與研究多年的北京電影學院教師夏曉春說。

  許多觀眾要求古裝劇的服裝設計完全遵照歷史,這在專家看來是不可能實現的。據夏曉春介紹,漢代的服飾隻有從馬王堆帛畫中依稀可見其蹤影,原貌細節難以考究,拍攝相關題材的作品,服裝設計師必須發揮創造力。然而即便故事題材不那麼久遠,復制歷史服裝也不現實。北京電影學院教師王展說,服裝最基本的特征無非款式與顏色,我們今天廣泛使用化工染料給衣服著色,而化工染料的歷史不過200年,我國古人是用植物染色的。“即便我們恢復植物染色技術,工藝上也很難與古人一樣,顏色也必然是無法完全一致的。完全遵照歷史設計古裝劇服裝在技術上幾乎不可能實現。”王展說。

  復制歷史服裝不僅技術上不可行,藝術上也沒必要。王展表示,不管古裝影視劇的故事發生在什麼朝代,觀眾總是當代人,藝術作品的服裝設計必須考慮當代人的審美習慣和呈現在鏡頭下的視覺美感,古代服裝的真實款式在今天的觀眾看來,很可能並不好看。遠的不說,僅僅找一張民國時期文人們心目中的美女林徽因的照片與當下的美女對比一番,便可知道審美風尚的轉變有多麼快了。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設計師可以胡亂設計服裝。知名服裝設計師陳同勛曾一手打造電影《梅蘭芳》、電視劇《甄嬛傳》的服裝,即將播出的古裝劇《羋月傳》的服裝也出自陳同勛之手。他說:“我們在設計服裝時,對每個朝代服飾的基本特征是必須遵守的,比如電視劇《甄嬛傳》時代背景設定為清代,那麼服裝肯定要以旗裝為基礎,后妃服裝較寬大,文官的補子繡禽類,武將的補子繡獸類。至於細節,設計師的發揮空間很大,清代服飾極為繁復,原樣搬到熒屏上並不好看,反倒是設計師沒有獨立藝術理念的表現。”

  陳同勛說,設計師除了要考慮細節,還要把握整體。電視劇《甄嬛傳》中多次出現后妃集體露面的情況,這就要斟酌衣服顏色的搭配,讓鏡頭掃過時人物之間在著裝上有所區別。電視劇《羋月傳》故事發生在秦代,歷史記載秦人崇尚黑色,但設計服裝時不可能讓各個角色都穿黑色,那樣的話畫面太過壓抑,遠景時觀眾甚至看不出熒屏上的人是誰。這些問題設計師都要考慮周全,不是一句“遵照歷史”就能解決的。如果真的遵照歷史,鏡頭裡一色黑衣,恐怕罵聲要更大。

  服裝大體融合歷史元素即可

  突出作品風格、塑造人物最重要

  影視劇的服裝設計與時裝秀的服裝設計雖說都是服裝設計,其實差距大到二者幾乎是兩個不同的行當。陳同勛說:“時裝秀側重流行性、群體性、產品性,而影視劇的服裝承擔著塑造人物、突出作品整體風格的任務。”

  青年服裝設計師方思哲是電視劇《武媚娘傳奇》的服裝設計師之一,范冰冰飾演的武則天登基時所穿的服裝就是方思哲一手打造。“我沒有囿於唐代的局限,而是採用大古裝的概念,登基這套衣服刺繡極多、花紋復雜,領子的款式是西式的,目的是讓武則天的形象和氣勢得到突出。若完全按唐代風格設計,觀眾反而會覺得女皇氣魄不足。”

  除了塑造人物,影視劇的服裝還要與整個作品的風格和美學追求相統一。夏曉春說:“一般來說現實主義作品的服裝寫實性強,而戲說的、寫意的、表現主義的作品,服裝創造性更大。”夏曉春以《英雄》、《秦頌》、《荊軻刺秦王》三部以秦代為背景的電影做比較,清晰地詮釋了這一問題。

  《英雄》風格高度寫意,強調大場面,武打動作具有舞蹈美,因此它的服裝追求現代感,風格簡潔飄逸,講求大的色塊關系而非細節。《英雄》中的秦始皇著武士裝上朝,傳達的是設計師和導演對秦始皇窮兵黷武特性的認知與凸顯。《秦頌》故事與民間野史關系很大,民俗化特點突出,它的服裝色彩豐富多樣,款式上相對《英雄》更加貼近歷史依據。而《荊軻刺秦王》著意突出的是史詩感,它的服裝因而更加寫實,規避了多樣的色彩,尋求一種歷史的庄嚴與古朴。

  作品的美學追求及塑造人物的需要都遠比遵照歷史更直接、更有力地影響著服裝設計師的創作。而作為一名有責任感的服裝設計師,重要的問題不是是否符合歷史,而是寄托一份直面當下的文化責任。陳同勛說,前幾年曾有某外國導演請他為一部中國題材古裝電影設計服裝,導演要求劇中一些角色的服裝參照古羅馬風格,以表現相應角色征戰天下的戰斗能力,遭到陳同勛的拒絕。“中國文化不是強權文化,而是以寬廣胸懷接納世界,文化立場有偏差的作品我不會參與創作。我認為這一點是比服裝完全符合歷史更加重要的。”陳同勛說。

(來源:中國文化報)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為民族復興創造良好人口環境(人民時評)
  2. 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公告
  3. 全國政協委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
  4. 在新長征路上大力弘揚偉大長征精神
  5. 《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