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童薇菁
一個壞消息,也是好消息。《霍比特人3:五軍之戰》已確定是彼得·杰克遜“指環王”系列的收官之作。粉絲們心心念念要求將《精靈寶鑽》一並電影化的心願,最終沒能實現。《精靈寶鑽》是原著作者J·K·托爾金耗費60年之久精心打磨的神話史詩,是中土世界一切的開始。相比《霍比特人》的“童稚與輕巧”,《精靈寶鑽》大氣唯美、磅礡壯闊,更符合成熟觀眾市場的定位。這麼好的故事反而不拍了?粉絲們難免失望,又總好過真的落在彼得手上,史詩味蕩然無存。
續集,是許多導演難以跨越的障礙。在《指環王》(又名《魔戒》)三部曲獲得無數票房與獎項后,將托爾金所有“指環王”作品搬上銀幕的雄心在彼得身上與日俱增。然而,托爾金之子克裡斯托弗卻始終不肯將《精靈寶鑽》交到彼得手上。他在一次接受採訪時說:“《指環王》電影系列並沒能將我父親的書完美還原。書中的美學、哲學性被剝離了很多。”事實上,《霍比特人》最終的呈現也的確印証了克裡斯托弗的擔憂。觀眾只是在為情懷買單,而並非電影本身。
《精靈寶鑽》的故事交代了人類與精靈的起源。觀眾所熟知的蓋拉德麗爾、埃爾隆德和甘道夫等中土元老級人物,也出現在這本書中。三塊由智慧精靈創造的寶鑽有一天被黑暗魔君奪走,隨即引發了中土各種族的貪婪爭奪,他們不惜違背與造物神許下的誓約發動戰爭,人類與精靈的命運由此改變。評論家認為,這是“一本嚴酷、悲傷、細密構思而又美麗不已的書,充滿著英雄主義與希望”。這一點,不得不佩服托爾金縝密而深刻的“史觀”態度。他不僅運用真實世界中的紀元、編年等紀史方法,將整部《指環王》系列串聯成一個豐滿的虛幻空間,鋪設出合理而嚴密的地域縱深與時空縱深。同時,語言學家出身的托爾金還專門創造了一種語言——以昆雅語與辛達林語為主的精靈語。這也正是《指環王》超越《哈利·波特》、《納尼亞傳奇》等魔幻小說之處,托爾金的魔幻小說更具有經典的厚重感。
《精靈寶鑽》足以令讀者“腦洞大開”,但要說電影改編,宏大的線索處理恐怕比《霍比特人》更難。找不准敘事重心已經讓彼得無法轉身,從《霍比特人》“平庸”的呈現來看,他是很難接下這個任務的。畢竟,彼得離開正傳已經太久了。中土世界空靈渺遠的浪漫氣息,就像飄蕩在風中的動人傳說,隻剩下樹葉的余音作響。但導演嘛,總是不甘心“意猶未盡”。
中土世界,這個在托爾金筆下由人類、精靈、矮人、霍比特人等各種族、部族組成的虛幻世界,還有太多的歷史傳奇沒有說盡,也毋需說盡,這正是架空史詩的魅力所在。電影正傳中“含而不露”的處理是精彩的,在《王者歸來》中,人類國王阿拉貢用精靈語唱起了一首愛情之歌,歌曲傳頌的正是“精靈寶鑽”的故事:凡人貝倫愛上精靈露西恩。而他與精靈公主亞紋的今世命運仿佛歷史的重演,相似卻不盡相同。造物主維拉創造了美麗優雅的精靈,他們聰明、理性而輕靈,永世不滅。而人類是梵拉最喜愛的孩子,為此他們得到了一份饋贈——有限的壽命。隔著時光的年輪,精靈與人類跨越種族之愛,注定是一首無望而孤獨的悲歌。貝倫與露西恩、阿拉貢與亞紋的愛情成為盛開在英雄之路上的旖旎之花。正是因為龐大的架空歷史猶如隱秘的脈搏,讓淒美的愛情有了合理的開始與最美艷的結局。
因而,即便看不到《精靈寶鑽》成為電影,也好過其淪為平庸之作。並非所有的故事都要展開細枝末節,含苞待放的美也許更令人垂愛。
如果《指環王》系列以《王者歸來》結束,倒也不失為一雅。當落英靜靜飄零,中土世界在一番血戰后,萬物漸歸各自生息,精靈族將乘船前往西方樂土。人類國王阿拉貢在白城上加冕,他哼唱著三百年前他的祖先流亡到中土時的詩句:“越過大海我來到中土世界,我和我的子嗣將永居於此,直到世界末日。”也許,這樣才是史詩該有的終章。
《指環王》相關作品中國大陸出版情況
2012年1月 《魔戒起源:精靈寶鑽(修訂注釋版)》 譯林出版社
2013年1月 《魔戒(插圖版)》(套裝共3冊) 譯林出版社
2013年1月 《霍比特人》(平裝)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年5月 《霍比特人(插圖本)精裝》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年9月 《魔戒》(套裝共3冊)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年2月 《霍比特人的藝術》(韋恩·G·哈蒙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年5月 《魔戒(插圖本)》(套裝共3冊)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年2月 《精靈寶鑽(精裝插圖本)》 上海人民出版社
(來源: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