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封疆大吏林則徐陶澍督撫同心 和衷共濟為民生

2015年02月05日10:55  來源:南京日報
 
原標題:清朝封疆大吏林則徐陶澍督撫同心 和衷共濟為民生

  在長江路“總統府”東苑景區內,有一座陶林二公祠。這是清代光緒年間,南京鄉紳出資,由時任兩江總督左宗棠奏准朝廷恭建的,紀念的是一代名臣陶澍和林則徐。但是,當年為什麼要為這兩人合建專祠呢?二人同為封疆大吏,又是如何共事的?

  “越權上報”事件凸顯督撫同心

  林則徐在江蘇前后10余年尤其是在任職江蘇巡撫的6年,正是陶澍在兩江總督任上。清代的總督官階為從一品,巡撫為正二品,二人均為封疆大吏,因此督撫不睦甚至相互攻訐、拆台的情況普遍存在。而林則徐和陶澍之間那種和衷共濟、同心同德的關系,在清代督撫之間是極為少見的。

  從一次“越權上報”的事件,就足以看出兩人之間的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當時江蘇連續兩年遭受水災,民不聊生,林則徐親坐小舟往各處察看,從江寧府到常州府,從蘇州府再到鬆江府,發現蘇南各地的災情、百姓的困苦比他此前聽到的還要嚴重。這使他想到奏請朝廷減免或緩征災區漕賦。

  然而,這對於官員來說,卻是一項可能危及前程的舉措。按當時的規定,請求因災緩征或免征漕賦,必須在農歷九月底之前,但林則徐察看各地后,已是十一月底,早已超過了期限。林則徐知道,僅這一點“違規”就必將引起朝中大臣的反對,更何況蘇南地區歷來是清廷的錢倉,僅漕賦一項就佔江蘇全省的十分之九,所以申請減免其漕賦的奏請甚至可能得罪皇帝。但他一心要為民請命,於是頻頻與陶澍往來函商,溝通情況。其實,辦理漕政的全權是在總督。但是,為不連累陶澍,林則徐最終一個人署名,破格越級上奏。

  果然他的奏章觸怒了道光皇帝,下旨密令陶澍追究。陶澍卻一面私下放風,讓林則徐應變﹔一面又在復奏中為林開脫,並明確表示支持林則徐。

  在陶澍力保之下,最終朝廷未再深究此事。而經過這件事之后,陶、林兩人也更加肝膽相照,情深誼厚。

  陶澍去世后,林則徐挽有一聯:“大度領江淮,寵辱胥忘,美謚終憑公論定﹔前型重山斗,步趨靡及,遺章慚負替人期。”下聯中的遺章指陶澍的《恭謝恩准開缺折子》。陶澍在這個奏折中向道光皇帝推薦林則徐說:“林則徐才長心細,識力十倍於臣。”道光帝即令林署理兩江,因而有“替人”之語。而林則徐在聯中則把陶澍比喻為泰山、北斗,自己望塵莫及,表示要加倍盡心盡力,不負陶澍期望。從陶澍的奏折和林則徐的聯語中,可以看出他們各自對對方都是極為信賴和推崇備至的。

  后來任兩江總督的左宗棠在寫給光緒皇帝的《已故督撫遺澤在民懇合建專祠春秋致祭折》中對陶、林之間的關系是這麼說的:“伏思林則徐由江寧布政使升任江蘇巡撫,時值陶澍總督兩江,於一切國計民生,和衷共濟,實有古大臣風。”又說:“該前督臣(指陶澍)與之(指林則徐)籌創海運,興修水利,整飭鹽務,辦理荒政,推求至當,彼此和衷共濟,措正施行。論者謂其規模宏遠,條理縝密,志同道合。”

  這兩段話,前者是稱贊林則徐在陶澍推行的改革大事上能齊心協力,積極襄助﹔后者是贊揚陶澍在治理江蘇的問題上,能和林則徐坦誠商討,虛心聽取林的意見,才能做到“推求至當”、“措正施行”。

  而能實現這一切的根本,在我看來,應當是在於兩人“志同道合”,在於兩人都有儒家所倡導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和抱負吧。

(來源:南京日報)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為民族復興創造良好人口環境(人民時評)
  2. 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公告
  3. 全國政協委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
  4. 在新長征路上大力弘揚偉大長征精神
  5. 《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