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電影節:《沒有人喜歡黑夜》奪熊呼聲很高

2015年02月07日07:41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柏林電影節:《沒有人喜歡黑夜》奪熊呼聲很高

  原標題:華語片難越一步之遙

圍觀明星紅地毯秀的影迷

電影《沒有人喜歡黑夜》劇照。柴野供稿

  核心提示

  本屆柏林電影節上,唯一入圍主競賽單元的華語影片《一步之遙》獲金銀熊獎的可能性似乎很小。

  第65屆柏林電影節於當地時間2月5日晚上拉開帷幕。本屆電影節將有19部電影爭奪金銀熊獎。作為華語電影的“獨苗”,姜文的《一步之遙》能否得獎成為本屆電影節的一大懸念。

  本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於2015年2月5日至15日舉行。當晚的首映式眾星雲集,女星們的紅地毯秀吸引了成千觀眾的圍觀。本屆柏林電影節分為競賽、非競賽以及特別展映單元,共計400多部影片參加。

  德國“爭金搶銀”勢頭猛

  主競賽單元的評審團由7人組成,主席阿羅諾夫斯基是評審團中最有名氣的人物,他是當今美國最具才華的一線導演,是紐約電影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最出色的60后導演,今年剛剛推出了超級史詩巨片《諾亞方舟》。2011年,他還曾出任威尼斯電影節評審主席。

  本屆柏林電影節不乏值得期待的作品。首映式影片《沒有人喜歡黑夜》、美國影片《沙漠女王》、英國電影《福爾摩斯先生》、波蘭影片《身體》、德國影片《一切都會好的》、阿爾巴尼亞影片《守誓貞女》、日本影片《天之茶助》以及中國電影《一步之遙》等都有爭金奪銀的實力。

  在本屆電影節上,德國元素惹人矚目,德國獨家和與其他國家合拍的影片在競賽單元中就有5部,借天時地利“爭金搶銀”的勢頭很猛。

  華語片的小年

  在去年第64屆柏林電影節上,《白日焰火》《推拿》《無人區》三部華語電影入圍,拿到了一個最佳影片金熊獎、一個最佳男主角金熊獎和一個最佳藝術貢獻銀熊獎。而今年入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華語影片隻有姜文的《一步之遙》。影片將在2月11日在此首映。與去年柏林電影節華語片大受眷顧相比,今年《一步之遙》問鼎柏林熊的可能性似乎很小。

  雖然主競賽單元中國電影孤苦伶仃,但是在全景單元和新生代單元等非競賽單元,都能看到不少華語電影。李睿珺的《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和藏族導演鬆太加的《河》入圍新生代單元,將參與“水晶熊”的角逐。台灣導演鈕承澤的《軍中樂園》和張作驥的《醉·生夢死》一同入圍全景單元。

  首映歐洲影片獲獎有望

  首映式放映了由西班牙女導演伊莎貝爾·科賽特執導的《沒有人喜歡黑夜》,該片奪熊呼聲很高。扮演女主角的是最受歐洲人青睞的朱麗葉·比諾什。這是一部探險題材的劇情片,故事發生在1908年,女主角為了與探險的丈夫共享到達極地的喜悅,更為解除丈夫的孤獨,不顧一切地穿過冰雪覆蓋的無人區,演繹了一個大家閨秀千裡尋夫、荒野求生的驚險情節,表現了文明與愚昧的對話、正室與情人面臨生死所表現出的人性。

  柏林電影節組委會主席科斯裡克對這部電影贊賞有加,他說:“我們非常榮幸地邀請科賽特的《沒人喜歡黑夜》作為開幕片在柏林上映,這部電影講述了兩個女人在極端環境中的遭遇,令人印象深刻。觀眾對這部影片也贊不絕口,奪熊前景樂觀。”

  柏林國際電影節與戛納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是“金熊獎”。

(來源:光明日報)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為民族復興創造良好人口環境(人民時評)
  2. 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公告
  3. 全國政協委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
  4. 《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5. 人民網評:要始終堅持和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