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家通過手稿“還原”國禮創作過程

2015年02月15日09:31  來源:長江日報
 
原標題:雕塑家通過手稿“還原”國禮創作過程

  本報訊(記者鄭汝可 通訊員仇海波)通體刷滿紅漆的中國式椅子,椅背上長出兩棵長長的“鹿角”……這件名為《長壽椅》的雕塑作品,曾於去年作為國禮贈予馬耳他。前日,在武漢合美術館(位於洪山區野芷湖西路)開幕的“構物思跡——傅中望手稿研究展”上,湖北美術館館長、雕塑家傅中望通過手稿展示,“還原”了國禮的創作過程。

  據了解,《長壽椅》創作於2010年7月間,曾“四易其稿”。在最早版本的草圖上,椅子“長”在樹上,樹干是作品主體。后來,傅中望將椅子變成“主角”,又對椅子的造型做出微調,形似鹿角的樹干從椅背一側冒出,形成最終作品。而第一稿,也被藝術家做成另外一件裝置《漆樹》。

  “最初考慮怎麼把長壽和椅子這兩個元素結合,”傅中望解釋,鹿角是楚文化的代表符號之一,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銅“鹿角立鶴”為大眾所知。樹枝的形狀和鹿角很像,呈現生生不息的姿態,於是用這一符號表達對“長壽”的理解,也體現楚文化在當代的一種轉換。

  傅中望說,這一系列作品,他還做過《長壽床》等,採用的材料有金屬、大漆等。

  除《長壽椅》及其手稿外,此次展覽,還展出傅中望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創作的100多件手繪畫稿、泥稿,以及許多文獻、影像。

  策展人孫振華說,雕塑手稿是雕塑作品未正式完成之前的准備階段,它凝聚了一件作品在藝術家頭腦中醞釀、構思、成熟的思考過程。對藝術研究來說,手稿和作品,都很重要。

  他認為,傅中望是中國當代具有標志性的雕塑家,他的雕塑手稿展現了中國當代雕塑由具象創作向裝置、抽象化、觀念化方向發展的部分歷史過程。

  展覽將展至5月13日,市民可免費觀展。配合此次展覽,合美術館還推出了3個品種的各100多件傅中望親筆簽名的版畫衍生品,展覽期間還將陸續舉辦相關的講座、導覽與美術館課堂等公共教育活動。

(來源:長江日報)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為民族復興創造良好人口環境(人民時評)
  2. 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公告
  3. 全國政協委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
  4. 《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5. 人民網評:要始終堅持和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