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新年紀錄片"超級中國"熱播 夸得中國網友害羞

2015年02月28日09:05  
 
原標題:韓國新年紀錄片"超級中國"熱播 夸得中國網友害羞

  近日,一部由韓國KBS電視台推出的新年特別企劃紀錄片《超級中國》在韓國熱播,火到什麼程度呢,相信大家對韓劇《來自星星的你》都很了解,作為韓劇的收視冠軍,它在韓國的收視率大概是27%左右,而一般的韓劇或者娛樂節目收視能到10%就算成績不錯了,紀錄片的收視肯定要比娛樂節目還要低,一般在5%左右。而《超級中國》這部紀錄片達到了10%。不僅收視非常好,這部片子在韓國引發的討論也是非常深刻。同時該片也紅遍了中國社交網絡。有中國網友看過后表示“韓媒把中國夸得太好,都讓人害羞了”。

  那麼,韓國KBS電視台出於何種考慮,會推出這部紀錄片呢?

  記者獨家採訪了該紀錄片的制片人,聽他講講幕后的故事。

  制片人是位中國通

  “現在韓國社會對中國的關心愈加強烈,收視率高就証明了韓國觀眾對中國的關注度。推出這部片子可以說比較適時,”韓國KBS企劃制作局制片人朴晉范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

  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畢業生朴晉范是《超級中國》的三位制片人之一,曾擔任駐中國記者多年,漢語十分流利。他表示,團隊的創作初衷是提供一個“深度了解中國的框架”。

  “以前介紹中國的書和節目也很多,但並不全面。所以我們希望做一個綜合性的紀錄片,幫助韓國觀眾更好地理解中國的歷史和現在,”朴晉范說。

  朴晉范表示,現在韓國人對中國的看法大體上是正面的,但也存在一些兩極化的負面觀點:一類是認為中國國力強,將來會發展為超級大國,給韓國帶來威脅﹔還有一類韓國人覺得中國是貧窮國家、山寨大國。節目組希望改變這些片面看法,引導韓國人客觀公正地看待中國的崛起。

  《超級中國》講了啥

  這部由韓國KBS電視台推出的《超級中國》(SuperChina)在韓國火了,被韓國觀眾稱為了解中國的“百科辭典”。

  該片從人口、經濟、資源、軍事外交、文化軟實力等角度對中國作了全方位介紹。自1月15日至24日在韓國國內播出后,《超級中國》的最高收視率一度超過了10%,而一般紀錄片在韓國的收視率僅為5%左右。

  “華麗的中國時代正在展開。經濟:外匯儲備居世界第一﹔13億人口創造出的強大力量﹔軍事外交向世界展中國的影響力﹔土地蘊含的潛力與能量﹔軟實力:飛速邁向文化大國……”正如其開篇詞所述,《超級中國》對中國的展示是全景式的。

  該紀錄片分為“13億的力量”“錢的力量”“中國治世”“大陸的力量”“軟實力”“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力”“中國之路”七個專題。由於前三集播出后反響強烈,制作團隊又增加了第八個專題,邀請多位中國問題專家對中韓關系的展望等話題展開探討。

  韓國人自己怎麼看

  據介紹,由三位制片人每人帶領團隊走訪各國負責兩集左右的拍攝。制作團隊從去年三月開始策劃,年底完成全部拍攝及后期制作。團隊還用了三天時間去考慮紀錄片的名字,在他們看來“超級中國”簡單好記,也是中國未來發展的一個狀態。

  “由於中國在全世界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我們走訪了美國、阿根廷、斯裡蘭卡、肯尼亞等五大洲的20多個國家,希望提供從美洲來看中國、從歐洲來看中國、從非洲等看中國的不同視角,”朴晉范說。

  多國政治國際關系領域頂尖專家的解讀成為該節目的一大亮點,其中包括“軟實力”概念的提出者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芝加哥大學政治系教授約翰·米爾斯海默等。此外還有政府官員、商人、民眾的多樣視角。

  《超級中國》一經播出,便引起韓國社會的關注。有韓國觀眾認為,這麼大規模介紹中國現實的紀錄片頗為難得,是了解中國的“百科辭典”﹔還有人認為隨著中國國力越來越強,中韓經濟關系的日益親密,這個片子可以幫助韓國人更好地思考應如何應對﹔也有不少韓國觀眾表示看完這個片子有了“危機感”。當然,也有一些批評者稱該片在為中國唱贊歌。

  制片人有意拍續集

  由於這部紀錄片對於中國經濟騰飛的視角和以往西方媒體往往採取的負面態度有所區別,同時,該片第一集中也採用了很多反映中國“超級大國”形象的場景,如上海的外灘、陸家嘴繁華的夜景,中國衛星上天、航母下海之類的鏡頭,因此,被一些中國觀眾戲稱為“主旋律”制作。可這樣一部片子又是出自韓國公營電視台之手,就更引發了熱議。

  除了在韓國受關注外,該片更引發了中國網民的熱議。不少中國觀眾表示,過去外國媒體習慣於批評中國,如今拍出這樣較為積極介紹中國的紀錄片,少了一些偏見和誤解﹔甚至還有人反映“夸得太過”讓人“有點不好意思”。不過,也有中國網民表示紀錄片中對中國國力的積極展示,可能引起部分韓國人的擔憂。

  而KBS的制作團隊也沒想到這部原本以韓國觀眾為目標的紀錄片會受到中國觀眾的強烈關注。朴晉范認為,目前中韓關系的良好發展趨勢,有助於兩國在紀錄片等文化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綜合中新社、《錢江晚報》報道

  [第一集] 13億的力量

  分析“從世界工廠成長為世界市場再到號令世界,擁有13億人口這一巨大力量的中國,給世界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第二集] 錢的力量

  以中國龐大驚人的外匯儲備為線索,考察中國對外投資在世界各國產生的影響。如今的世界經濟已經離不開中國這台動力充沛的“超級引擎”,但片中也提到龐大驚人的資本有時會化作“紅了眼”的巨獸,挑起種種矛盾。

  [第三集] 中國治世

  詳細介紹了中國的軍事實力,稱中國軍費急劇擴張、挑戰美國,該片分析了“中國霸權”時代到來的可能性。

  [第四集] 大陸的力量

  介紹中國大陸豐富的資源如何影響中國發展。

  [第五集] 軟實力

  講述中國通過建立孔子學院、電影業進軍好萊塢等,強化文化戰略,講述中國藝術發展的無限可能性。

  [第六集]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力

  突出了引領中國前進的正是中國共產黨。

  [第七集] 中國之路

  綜合前六集主要內容,介紹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來源:武漢晚報)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為民族復興創造良好人口環境(人民時評)
  2. 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公告
  3. 全國政協委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
  4. 《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5. 人民網評:要始終堅持和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