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發明真的是需要運氣。比如以下這幾種產品,包括肉毒杆菌、偉哥等的最初用途其實都不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
1、肉毒杆菌
1987年時,一對科研組的小夫妻卡盧瑟夫婦原本是想小劑量地使用這種致命毒素(肉毒杆菌)來治療斗雞眼和其他眼部肌肉疾病的,結果,他們卻發現了該藥物的一些副作用——皮下注射后,眼部周圍的皺紋竟都奇跡般地消失了!
從此,肉毒杆菌被大量運用於美容界。只是他們同時也發現,這東西注射之后也會導致臉部肌肉僵硬。
2、偉哥
1992年,一組科學家在實驗室裡研究出一種名為Sildenafil的藥物,希望用它來治療心絞痛。但在臨床試驗中,他們發現該藥物對心臟或心絞痛幾乎無用,卻對另一個器官有著明顯的副作用!於是實驗室便推出了一個名叫“偉哥”的東西,並開始了席卷全球的銷售。在2008年,該實驗室的支持者輝瑞公司在這款藥品的銷售上,收回了近20億美元。
現在這一產品的專利權已在大多數歐洲國家過期,因此很多公司都能銷售類似產品。
3、泡泡包裝紙
1957年,兩個美國新澤西州的工程師把充氣泡夾在兩層浴帘中封起來,他們原本是想將這個創意產物當作一種新型壁紙銷售——即使在審美觀十分寬容、多樣的上世紀60年代,這一創意的美感還是沒有得到普遍認同,於是滯銷的產品被順手拿來用作溫室的隔離層。他們發現,保溫效果倒是不錯!
但直到他們想到將這個產品賣給IBM用來包裝計算機后,該產品才真正一炮而紅,然后他們才成立“密封空氣公司”並令該產品擁有了專業名稱“充氣包裝紙”。
至今,其專利權也早已過期,它就是我們現在經常見到的“泡泡包裝紙”。
4、口香糖
1870年,一個叫湯馬斯·亞當的人在用一種南美洲的樹分泌的液體做實驗,希望能尋找到橡膠的替代物。在無數次的實驗失敗后,這個郁悶的發明家干脆丟了一塊實驗品到嘴裡!結果,他發現:味道好極了!於是,世界上第一塊口香糖就此誕生。“亞當·紐約一號”口香糖就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大批量生產的口香糖。
5、可口可樂
有一種飲料雖然不過是一種兌了十茶匙糖以及磷酸和焦糖,並用E150d著色的水,最初只是被一個叫約翰·培姆倍頓的人拿來治療他的嗎啡依賴症,而且當時這種飲料隻需5美分一杯,據說還可以用來緩解頭痛和陽痿等症狀。但如今它卻成了世界上最值錢的品牌飲料——對,它就是可口可樂。
6、濕紙巾
上世紀20年代初,金伯利公司研發出一種叫Kotex的新型皺棉紙巾,但剛開始這個產品賣得並不好,於是他們試圖尋找其他材料來升級該產品。由於當時婦女們習慣使用一種叫冷霜的黏厚物質卸妝,許多人都會在浴室挂一條專門洗臉的毛巾。於是他們想到,可以升級為一種一次性的“冷霜毛巾”,並命名為Kleenex。這個名字其實是從“clean”和“Kotex”兩個詞綜合而來。
1925年,該產品第一次打著“巨星們的新一代駐顏秘密”的廣告語推出,才開始走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幾年后,公司的一個調查員在一輪花粉熱時使用濕紙巾代替毛巾,從而說服了公司開始推出這種一次性的“濕紙巾”,並廣為宣傳銷售。
7、糖精
1879年,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康斯坦丁·法堡跟隨導師伊拉·雷森在實驗室裡研究了一整天的煤礦衍生物之后,回家吃晚飯,由於他的懶散——沒洗手就上了餐桌——他吃到了某種特別甜的東西,而這種味道明顯不是來自於他眼前的飯菜,他突然想到這可能是自己的手上沾到的某種化學成分!他重回實驗室,發現從煤焦油中提取的某種物質,有一種很甜的口感,最棒的是,這種東西還完全沒有熱量,於是,糖精就被發明了。
8、白蘭地
在16世紀,一位貪杯的荷蘭船長為了帶更多的紅酒上船,便將紅酒加熱使其濃縮,以方便運輸,他原本想到了目的地后,可以再加水稀釋它飲用。結果,他發現濃縮后的紅酒竟比用水稀釋后更好喝。
很快,這種“燒著的紅酒”便大受歡迎,船長稱它為brandewijn。但由於濃度頗高,幾杯brandewijn下肚之后,酒鬼們就明顯發不清“brandewijn”的音,最后酒吧服務生為了方便,就把這種酒簡稱為“brandy”,也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白蘭地。海珠
(來源: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