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春晚年輕觀眾高達91% 微信搖一搖搶風頭

2015年03月03日10:13  
 
原標題:央視春晚年輕觀眾高達91% 微信搖一搖搶風頭

  本報記者王慧純

  春晚播出時,人們都去搶紅包,春晚播出后沒有“這個可以有”式的熱詞,反而是成龍一句陳年廣告詞紅遍網絡,春晚真的是式微了嗎?

  今年春晚的電視直播收視率創史上新低,跌破30%,前所未有。不過這個倒是意料之中,事實上,更多的人現在通過網絡收看春晚,幾個網站上羊年春晚的播放量加起來幾個億,群眾關注度總還是有的。

  年輕觀眾佔比高達91%

  根據央視春晚網絡直播平台愛奇藝的統計,這台晚會創下了“最高同時在線人數超過1400萬的全球單平台網絡直播記錄”,總播放次數超過7000萬次,節目播出期間觀眾共發出超過1億條彈幕(出現於觀看過程中的實時評論),其中30歲以下年輕觀眾佔比高達91%。

  但這台晚會的質量卻值得商榷,就連國外的《外交政策》雜志也發表文章,探討《為什麼春晚很爛還有7億人在看?》。現在回想羊年春晚,總體評價隻有兩個字:平淡。大概是准備時間太短,命題作文又太多,大多數節目隻能說是完成基本任務,成色平平,比如說一定要有郭冬臨這樣的傻老公、一定要讓馮鞏說那句“我想死你們了”,蔡明做了三年傲嬌毒舌老太太,你就不能有點別的人物性格嗎?網友懷念趙本山不是沒有緣由的,人家好歹每年能留下幾個栩栩如生的喜劇形象,《相親》的徐老蔫、黃金搭檔“白雲黑土”、還有大忽悠系列……並沒有幾十年如一日的吃老本。

  再看新人,最受關注的、說是“30年來諷刺尺度之最”的苗阜、王聲的相聲《這不是我的》,諷刺程度還不如1988年牛群的相聲《巧立名目》呢,那起碼還有句經典的“領導,冒號”可以流傳。

  微信搖一搖搶了春晚風頭

  這麼說來,今年春晚的黃金時間給了誰?現在想起來也是滿頭霧水。

  雖然節目都很弱,但觀眾吐槽卻達到了史上最強——主要也是移動終端太發達,人人拿個手機沒事干閑的。往年大家都是吐槽調侃尋開心,今年卻出現一個比較憤怒的聲音:女權主義者認為,《小棉襖》、《喜樂街》、《投其所好》等小品都充斥著對“剩女”、“女胖子”、“女領導”的嘲諷,歧視現象據說有44處——客觀來說,節目中是有這個取向,但在春晚這兒,可能不叫歧視,而被稱為“傳統價值觀”。女權主義者何必跟春晚較這個勁?這是什麼時候?合家歡誒!不呼吁你們早點結婚生子父母安心全家幸福,難道還鼓勵你不婚嗎?春晚的目標觀眾,就是那些說“30歲不結婚該判刑”的大爺大媽們,看春晚,本來就是個體現傳統價值觀的行為方式,讓老年人過年的時候找回主場,過過嘴癮,也不算很大個事。

  如果一定要說今年春晚的話題之作,那就是微信搖一搖這個余興節目吧。雖然現在想起來也很空虛,多數人一分錢沒搖到,但全國人民好歹找到一個禁鞭之后大家可以一塊做的事。

(來源:武漢晚報)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為民族復興創造良好人口環境(人民時評)
  2. 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公告
  3. 《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4. 全國政協委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
  5. 人民網評:要始終堅持和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