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家具:清新雅致 文脈傳承

2015年03月07日08:24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宋代家具:清新雅致 文脈傳承

  原標題:宋代家具:清新雅致 文脈傳承

宋佚名《維摩圖》中的榻

南宋劉鬆年《羅漢圖》軸中的宋代屏風

宋代家具復原

  宋代是我國家具史上重要的發展時期,宋代家具通常被認為是明清家具之源。宋代的書法、繪畫以及文人畫理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家具、陶瓷、漆器、染織多造型古雅、色彩純淨,且內斂天真、不事雕琢,以質朴取勝,給人清淡雅致之感。

  雖然宋代家具的實物稀少,但其繪畫中的家具圖像遺存到今天的較多,可以通過對家具圖像的研究,來探討有關宋代家具的內容。從漢代到清代,在家具與繪畫關系的縱向研究中,其中較有價值的點是在宋代。一是宋代文化燦爛,其文人家具、民間家具、宗教家具、皇室家具各具特色﹔二是宋代家具揭示了國人起居方式從低坐到高坐的重大轉折﹔三是宋代文人家具簡潔大方、自然朴素,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彰顯了極高的美學境界﹔四是西方現代主義設計與宋代審美頗有暗合之處。

  簡潔清雅 別具一格

  宋代家具的藝術風格可概括為簡潔、自然、質朴、雅趣,其較為鮮明的藝術特征是方正簡潔之美。典型的宋代家具有玫瑰椅(折背樣)、四出頭官帽椅、圈椅、水墨山水屏風、琴桌、鼓墩及一系列方正平直的桌、幾、架等。

  宋代家具藝術風格的成熟時間應該在南宋,這時候高坐的起居方式已經較為普及。與唐代家具相比,宋代家具在總體上偏於簡潔、精雅,線造型的感覺偏於細勁﹔與遼代家具相比,宋代家具總體上偏於精致、豐富。具體而言,與前朝家具相比,宋代家具出現的形制、結構上的變化體現在如下方面:

  宋代家具出現了“有束腰”與“無束腰”家具兩大體系,以及由箱型結構向框架結構的較大轉變,椅子的座屜從“兩格角榫座屜”發展到“四格角榫座屜”,側腳、攢框鑲板等技術也更加成熟。同時,宋人還追求家具線條的簡約美,體現在從邊抹、棖和足等部位線腳的組合,到裝飾紋樣中各種直線、曲線的使用,使線的魅力呈現得淋漓盡致。宋椅的背板、搭腦和扶手所形成的線條美也較為自然流暢,與總體造型和諧無間。

  對后世家具設計影響深遠

  宋代的設計藝術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這一時期,人們的起居活動從低向高發展,家具產生了重大革新,室內陳設開始改變,日用器皿也逐漸移至高型承具上,其形態和裝飾部位均發生了重要變化。承載宋人生活的宋代家具為后世留下了大量設計藝術資源,值得進行系統而深入的研究。

  然而,長期以來,這對宋代家具一領域的研究深度與力度與時下熱門的明清家具相比有天壤之別,更鮮少出現研究宋代家具的專著。實際上,把宋代家具研究清晰,對於打通家具史具有積極意義。而且,要進一步研究明式家具也需下大力氣研究其源頭——宋代家具,雖然目前以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為代表的中國傳統家具研究已結出豐碩之果,世人皆知明式家具的杰出成就及其在國際設計藝術舞台上的崇高地位,但是往往會忽視宋代家具,而明式家具的觀念、風格、種類、造型、結構、裝飾等要素在宋代家具上早有豐富的體現。

  宋代家具有皇室家具、文人家具、民間家具和宗教家具之分,其中文人家具對后世的影響較大,也成為宋代家具的代表,它在整體上改變了唐代家具富麗厚重的特色,趨於方正簡潔,走向了以實用為主,崇尚簡練的道路。因此,宋代家具多講求橫平豎直,簡約明了,並集中地體現在椅、桌、幾、架等品種上,其中的椅子頗具代表性。在宋代家具中,盛行方正簡潔之風,在現代主義設計發祥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荷蘭風格派與之頗具關聯,一些現代主義設計大師更與宋代家具存在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因此,研究宋代家具,挖掘其間蘊藏的藝術資源,對於豐富當代設計,深化其文化屬性,皆有長遠意義。

  與當代設計有異曲同工之妙

  千年以來的設計藝術仍在延續,宋代文人主動倡導的簡潔朴素的審美觀以及由之產生的家具中的“宋代結構主義”,與工業化背景下西方設計師發動的功能主義之間頗有暗合,而且除了家具,室內與建筑亦有不少體現。

  譬如,現代設計史上的一些名作,在蒙德裡安作品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杜斯伯格“體育館室內設計”(20世紀20年代)、裡特維而德“施羅德住宅(含室內設計)”(1924年)、柯布西耶“新精神館”(1925年)、密斯“薩伏依別墅”(1929年)以及“范斯沃斯住宅”(1951年)等,均有上述“宋代結構主義”中平直方正的結構與美學特征,而且呈現了一定的演變關系,甚至一些玻璃幕牆式的現代主義建筑,如密斯“西格拉姆大廈”(1954年至1958年)、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大樓(2009年)等也顯示出這樣的結構與美學痕跡。可見,設計的千年之變中蘊含著某些永恆之道。發現這種古今相合,既是研究藝術史過程中發現的一種趣味所在,也是解讀古今中外的藝術與設計的一種責任。

  今天的設計格局已呈多元化發展了,昔日現代主義設計獨霸天下的局面已不復存在。但是在當代設計師思考如何使最新科技成果與設計藝術更好結合時,前賢的智慧不可輕視,而文明一直不曾中斷的中國前賢的智慧更不可輕視。

  在世界高度融合的今天,繼承與發展自宋代以來的一脈相承的優秀設計藝術傳統仍有著不可估量的現實意義。因此,研究宋代家具,挖掘其間蘊藏的藝術資源,不但對於深化明清家具研究有較大幫助,而且對於豐富當代設計,深化其文化屬性,設計出更具永恆性的生活藝術,皆有重要意義。

(來源:中國文化報)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為民族復興創造良好人口環境(人民時評)
  2. 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公告
  3. 《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4. 全國政協委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
  5. 人民網評:要始終堅持和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