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有關火星的新聞成為公眾關注的熱點:荷蘭非營利企業“火星一號”公布了從全球20萬名申請者中選出的100名候選人名單(其中包括4名華人),這些候選人將繼續角逐,最終產生的4名入選者將在2025年被送往火星,在那裡定居。根據該公司發布的計劃,他們將在2016年發射通訊衛星前往火星,進行數個階段任務后,於2023年建立永久基地。
這個讓入選者踏上“有去無回”之旅的項目是否靠譜?人類移民火星要解決哪些技術難題?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人類是否有必要移民火星?記者就此採訪了有關專家。
■本報記者 俞陶然
火星環境只是相對“友好”
火星是離太陽第四近的行星,為四顆類地行星之一。中國古人覺得它熒熒如火,位置、亮度時常變動,讓人無法捉摸,故稱之為“熒惑”。借助天文望遠鏡,可以看到火星呈橘紅色,這是其地表廣泛分布的氧化鐵造成的。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火星比水星略大,是第二小的行星。它的直徑約為地球的一半,自轉軸傾角、自轉周期與地球相當,其一晝夜比地球上的一晝夜稍長,多出約37分鐘,但繞太陽公轉一周需花費的時間是地球的2倍。
為什麼在討論“未來移民其他星球”這個話題時,科研人員和公眾總是對火星最感興趣呢?著名科普作家、中科院國家天文台客座研究員卞毓麟說:人類有能力登陸月球,但月球表面沒有任何大氣,是超高真空狀態,所以不適合居住。把眼光放得再遠一些,考察地球的兩個近鄰行星——金星和火星。前者的環境條件過於嚴酷,表面溫度超過450℃,異常濃密的大氣中充滿硫酸液滴。與之相比,火星的環境“友好”得多:有大氣層,已發現水冰以及湖盆、河道的遺跡,這提供了生物生存的基本條件。
不過,這種“友好”是相對的,火星的自然環境對人來說其實很惡劣﹔只是在太陽系中,火星比除地球外的其他任何行星或衛星更適合居住。上海市天文學會副秘書長施餠介紹,火星雖然有大氣層,但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佔比高達95%,其余成分包括:3%的氮氣、1.6%的氬氣、很少的氧氣、水汽等。而且大氣層非常稀薄,隻相當於地球上30多公裡高空的大氣壓。所以火星上的空氣不能供人直接呼吸。溫度方面,火星也不太適宜人類居住。其表面的平均溫度比地球低30℃以上。和地球一樣,它的一年也有四季之分。夏季白天,赤道地區氣溫可超過20℃,但到了夜晚就會驟降至-50℃以下。
由此可見,人類如果在火星上居住,必須住在密閉的生活艙內,外出則得穿特制宇航服。這些設施和裝備的復雜程度可想而知。
移民火星有多少技術壁壘
如今,“火星一號”公司宣稱2023年在火星建立永久基地,2025年把4人送往那裡,成為第一代太空移民,這實在令人替公司和人類“先驅”捏把汗。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空間科學與深空探測首席科學家葉培建院士說,這家荷蘭機構目前既沒有飛火星的飛行器,也沒有火箭,更不具備在火星生存的能力。想在2025年實施計劃,像是個騙局,更是個笑話。
葉培建表示,火星和地球之間的發射周期,是每28個月才有一次發射機會。因為這兩個繞太陽公轉的行星,最接近時相距5500萬公裡,最遠時相距4億公裡,為節省燃料,各國航天機構都選擇在兩個星球最接近時發射。以現在全世界最強的太空飛行能力測算,從地球飛往火星要幾百天。而目前航天飛機、空間站的宇航員,過一段時間就要輪換,幾百天飛行過程如何生存,本身就是個大問題。
為了模擬幾百天太空航行,俄羅斯組織過“火星500”試驗。該試驗在莫斯科進行,6名從全球選拔的年輕人,在一個狹小的封閉艙內生活了520天,完成了從飛往火星到登陸火星,再到返回地球的模擬試驗。施餠認為,這個試驗的有效性值得懷疑,因為這些被試者心裡很清楚,他們其實在地球上,安全是有保障的,這種心態與真正踏上火星之旅的人迥然不同。而且,試驗不是在失重條件下進行的。在宇宙的失重環境下,宇航員體內的鈣流失明顯,並會受到宇宙射線的侵害。未來人們前往火星,在旅途中能否承受這些生理上的考驗和心理上的煎熬,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載人飛船抵達火星后,乘客如果想在火星上居住一段時間,面臨的挑戰會更大。他們必須利用搭載在飛船上的設備,建一個密閉式生活艙。艙內要有氧氣、水、廢棄物處理裝置等必需品。“這些東西都從地球上帶過去的話,量是很大的。”施餠說,在火箭發射和宇宙航行中,載荷是一個關鍵因素——重量越大,所攜燃料就越多,技術難度也隨之急劇上升。因此,把建造生活艙或基地的所有部件發送到火星,難度很大,成本很高。
如果我們想要移民火星,或者說,在這顆行星上居住相當長一段時間,那麼必須建造設施更完備的大型基地。此外,有必要實行火星環境改造計劃,包括把植物種子帶到那裡,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火星大氣層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碳,生成氧氣,逐步提高大氣層的含氧量,向地球環境靠攏。
“火星地球化”還是旅游開發?
卞毓麟介紹,目前,美國的火星探測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發射的“好奇號”等火星探測車成功著陸並完成了探測任務。美國政府計劃2035年左右向火星發射載人飛船。當然,這不是“有去無回”的移民,宇航員登陸火星后會返回地球。“所以現在考慮移民火星,還為時過早。”
那麼,人類未來是否有望移民火星呢?卞毓麟認為這個可能性是存在的。在他看來,地球上的人口將不斷增加,總有一天會容納不了所有人,所以移民火星是一個解決方案。實行這個方案是很漫長的過程,大致分為4個階段:首先,在實現載人登陸后,人類需要完成許多次宇航員在火星上短期生存的試驗﹔ 隨后,在這個星球上建立適合生活和工作的小型基地﹔接著,逐步擴大基地規模﹔條件成熟后,著手大規模改造火星環境,實現“火星地球化”目標。
所謂“火星地球化”,是將火星改造成類似地球的環境。2003年8月,在美國召開了“火星移民研究國際會議”,與會者提出在未來幾個世紀中,把火星改造成一個綠色星球,使之成為人類的第二個家園。根據設想,火星地球化有多個技術方案,包括:在大氣中增加適合適量的氣體(如溫室氣體和適合生物生存的氣體),增加地表溫度與氣壓,使火星上水冰融化為液態水,再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大氣層的含氧量逐步提高﹔大量溶解地下凍土層,再把水引到地表,逐步形成水圈﹔在太空中架設巨大反射或折射鏡群,使更多陽光反射至火星表面﹔ 散布固沙菌類、植物,防止沙暴發生,進而生成土壤,擴大居住地。
不少科研人員認為,改造火星的一些技術方案是可行的,還有一些技術方案在未來或許可行,將火星改造為“第二個地球”會成為現實。但也有不少專家指出,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幾百年或上千年后),人類沒有必要移民火星,也沒有大規模改造火星環境的必要。如果地球上的人口數量不斷增加,可以把生存空間往海洋或地下延伸。目前來看,這雖然有技術難度,但也並非不可解決。與之相比,移民火星是舍近求遠,成本太高。
施餠說,未來前往火星或許可成為旅游項目,就像如今去太空已成為少數富豪熱衷的旅游一樣。乘坐飛船出一趟遠門,在火星上呆一小段時間,去高度超過27公裡的奧林帕斯火山觀光,不是件很有樂趣的事嗎?
(來源: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