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潘福達)“二月二,龍抬頭”,前天8時,同仁堂大柵欄老藥店內古韻悠長。“志公雅之意,同仁初始創﹔懷仁德之心,承道自岐黃……”300多名員工一起朗誦這首《特別晨訓》,一年一度的淨(敬)匾儀式在訓詞中開始。
三位業績突出的員工代表戴著白手套、身著正裝站在台階前,他們要擦拭的是懸挂在廳堂之上的“同仁堂”金字匾額,以及“靈蘭秘授”、“瓊藻新栽”兩塊配匾。
伴著庄重的樂曲,三人動作一致,每踏上一級台階都會停住幾秒鐘,凝視頭頂的匾額,再低頭邁出下一步。“淨匾祈福運,撫匾溫堂訓。”淨匾時,他們用毛巾自上而下輕輕擦拭,大廳裡穿著白大褂的員工對著匾額行著注目禮。
今年恰逢同仁堂藥店在大柵欄屹立346周年,18年前的農歷二月初二,近萬平方米的同仁堂大柵欄藥店新樓落成。今年也是同仁堂恢復傳統淨(敬)匾習俗的第5個年頭,每年都由三名新老員工淨匾,以示“師帶徒”的傳承理念,“固守誠信,根脈傳承”也正是今年淨匾活動的主題。“去年還是在台下看,今年就真正地登台淨匾,為同仁堂的百年歷史感到驕傲自豪。”淨匾結束后過了好一會兒,“90后”新員工邢立婧還沉浸在激動的心情中。
“淨匾也為敬匾,淨匾更要淨心。”同仁堂集團黨委副書記陸建國告訴記者,匾額是我國獨有的文化符號,對老字號店鋪更是意味深長。通過淨匾讓每位員工懷有敬畏之心,寓意著同仁堂這塊金字招牌承載的文化理念,能在新人手中繼續傳承發揚,“保持京味兒、藥味兒、人情味兒,對誠信和傳統技藝的堅守不能隨著時代發展就變了味兒。”
淨匾儀式后,同仁堂員工展示了傳統手工泛制水丸和塑制蜜丸。其中,泛制水丸是有著千年歷史的傳統技藝,雖費工費時利薄,但靠著師徒一代代傳承,成了同仁堂受到廣泛歡迎的便民服務項目。
此外,同仁堂老藥店今年還設立了微信平台,前日上午正式啟用。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