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動物認識學家並不把人類看成是智力的巔峰形式,也不把動物看成是披著毛皮的無聲人類,而是把它們看成是從根本上另眼看世界的智慧物種。
從和我們親近的靈長類動物哺乳動物到鳥類,昆虫類這些在進化過程中和我們關系偏遠的動物,所有的這些動物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智商。為了生存下去,它們都需要解決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追尋它們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可能會為解決人類自身問題提出更聰明的答案。
動物的學習能力之強,其聰明智慧的程度有時是人想象不到的。
北京動物園副園長張金國認為,動物的智力水平,通俗地說是否聰明,可以從其思維、記憶、行為、模仿等幾方面來判斷。
張金國回憶:“有一次,一隻黑猩猩生病了,我們給它輸液,一位飼養員在不遠處玩打火機,用手一下一下地打火,吧嗒吧嗒地響,這聲音引起了黑猩猩的注意,它不錯眼神地看了幾分鐘。然后,黑猩猩就伸出手過來要。開始飼養員以為它要煙抽,就把煙遞給它。可它卻把煙丟在了一邊,這時飼養員才明白它要的是打火機。接過打火機,黑猩猩先模仿著飼養員的動作按壓,在按了幾次之后,就會使用打火機了。這前后的過程也不過30秒鐘。”
“這個過程是我親眼看到的,這種驚人的模仿能力,即便是幾歲的小孩,也不見得像猩猩學得那麼快。”張金國說。
在記憶力方面,黑猩猩的表現就更出色。有人做過一個試驗,在一個觸摸屏上,按順序排列顯示1到10十個阿拉伯數字。按順序排列點擊,按到哪個數字哪個數字在屏幕消失。試驗人員先做示范,讓黑猩猩反復看幾遍,然后,讓黑猩猩學習點擊觸摸屏上的數字。待它們學會之后,試驗人員再把屏幕上的數字順序隨機打亂,讓它們按順序點擊數字。經過多次的訓練,黑猩猩熟練地掌握了操作。接下來,讓人與黑猩猩比賽,看誰的速度快。雙方同時開始點擊觸摸屏上的數字。從1到10,試驗發現,人點擊的速度,沒有黑猩猩快。
張金國說,我們對動物的了解還非常少,非常淺。所以,它們的行為我們還無法理解和判斷。通常,人們認為動物的行為都是表層的,通過嗅覺、味覺的潛意識的條件反射,但實際上,動物的思維很復雜,有些思維,我們人也可能達不到。
在非洲的動物考察中,人們發現,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中,食草動物都很悠閑自在。當它們發現前面有一片灌木叢時,會突然地警覺起來。它們會根據環境的變化判斷出危險的存在。會馬上改變行進的路線,繞道而行。這種行為,即使一個剛成年的人也達不到。
在非洲,每年的旱季,非洲象會長途跋涉幾十公裡去找水。它們會走著走著開始就地刨土。從視覺上,我們什麼也看不到。開始也不知道它在刨什麼,但刨下不到1米深的地方時,水出現了。這種能力,也是人根本達不到的。
大家都說大象聰明,那鳥呢?人們一直認為鳥是最傻的動物。
候鳥每年都要定期遷徙。鳥類出生后,隻要跟著父母飛過一次的路線,它們就會完全保留在記憶中,再也不會走錯。這個我們人根本比不了,我們現在開車,用GPS導航,還有可能走錯路線。這些鳥飛在上千米的高空,它是怎麼定位的?這一直是一個未知的謎。
有著幾十年研究經驗的動物專家張金國認為:“動物的智商方面的研究,我們才剛剛起步,它們到底有多麼的聰明,還是一個未解之謎,作為人類,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向動物學習……”
動物智力是可以開發的
北京動物園豐容項目負責人張軼卓:
說到動物的智力,靈長類的動物最強了,聽聲、辨色等等,這在國外的動物園研究得不少。北京動物園近年來,也著手進行了初步的研究,把開發動物智力作為豐容的重要內容之一。
比如,在黑猩猩館設置復雜的取食器。還有,不要認為鳥類的智力就很低,我們為鳥類做了專門的取食器,在一根塑料管中放上食物,管的下部開個兩毫米的口,把管子直立起來,開口在下方。鳥類就會去取食,它發現吃一點,食物就會往下漏一點兒,隻用幾分鐘,大部分鳥類就發現了這個規律。
說到動物智力的水平,黑猩猩可達到人類3到4歲的程度。在個體當中,特別聰明的可以達到人類智力的10歲,或者更高的程度,它們表現出來的某些行為其實已與人差不多。
在動物智力開發當中,主要分為幾方面:一取食選擇,即對不同的動物,設置復雜程度不同的取食器。有管狀的,多層的,還有埋藏和仿生等﹔二是行為訓練,通過訓練動物的行為,達到為猛獸無麻醉體檢、轉運等。
動物的智力是如何測量的?
據專家介紹,工具的使用被看作是智慧的一種行為,長時間來隻被人類所掌握。在眾多被測試的動物當中,隻有少量動物成功使用了工具。
一個並沒有被動物廣泛學習的行為是同情心。長期以來實驗似乎顯示靈長類動物都很自私。猴子們被允許帶走食物或者把食物推給同伴,但是一般它們都會把食物留給自己,說明了它們的自私性。但是也許猴子們沒有理解這個實驗的設置。
在一個最近的研究中,猴子們可以使用兩種不同的代幣來交換食物,一種代幣隻能給它們自己贏得食物﹔而另外一種可以同時給兩隻猴子提供食物,這種設定証明了很成功。猴子們更偏向於可以同時為自己和他人贏得食物的代幣。
雖然定義智商和測量動物的行為能力很困難。但是研究已經提供了証據証明動物們都具有復雜的智力:
當知道有他人在窺視的時候鬆鼠會藏起種子,奶牛會利用金屬絲制造挂鉤當做工具,猩猩的短期記憶力要高於人類。大黃蜂可以比電腦更快地解決一些問題,老鼠會同情同類,蜜蜂可以識別人臉,喜鵲有自我意識。秀麗隱杆線虫,一種隻有302個腦細胞的虫,也有學習和記憶的能力。
讓有些人難以接受的是,人類可能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聰明。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我們用來解決問題的看似復雜的邏輯和智力很可能來自於被叫做探索法的捷徑。簡單來說,就是來自於昆虫。
動物智力與腦結構有關
動物的很多超常行為讓我們感到,動物確實有一定水平的智商,但目前對“智力”還沒有一個令人滿意的定義,動物智力究竟有多高?這一直是一個謎團。
通過對人、黑猩猩和海豚的腦重與體重之比進行的研究發現,人腦重量約為1.5千克,佔體重的2.1%,黑猩猩腦的重量不到0.5千克,佔體重的0.7%,而海豚腦的重量為1.6千克,佔體重的1.17%,其絕對腦重量位居第一,相對腦重量位居第二,而且不論是絕對腦重量還是相對腦重量都遠遠超過了黑猩猩。
最聰明的前10種動物
美國MSNBC網站最近公布了10種最聰明的動物,人類被列為首位,黑猩猩,海豚,大象……
TOP.1
人比猴子聰明不了多少
科學家可能在如何最恰當、全面地給“聰明”下定義的問題上意見不一,但一般都同意這樣一個觀點:人是非常聰明的高級動物。但倫敦動物園於2005年舉辦過一個展覽,將志願者關進猴山,體驗一下動物的感覺。實驗証明,在那個環境裡,人比猴子聰明不了多少。
TOP.2
高於人類記憶的黑猩猩
黑猩猩也肯定有一定的智力,因為人和黑猩猩的基因有98%是相同的。它們能制造和使用工具,有組織地打獵,猩猩中間也存在暴力行為等。野外觀察和實驗室研究顯示,黑猩猩不僅能感情移入,還有利他主義和自我意識。實驗顯示,黑猩猩在許多記憶測試中比人得分高。
TOP.3
能夠發揮創造力的海豚
20世紀60年代的實驗發現,海豚一旦領悟到做新穎動作就能得到獎賞時,會更多地發揮創造力。
TOP.4
懂人情明白事理的大象
研究發現,大象會安慰家庭成員,在需要時及時幫助其他動物物種。科學家說,最大收獲是一頭名為“幸福”的亞洲雌象在鏡子裡認出了自己。這種復雜行為隻有人、類人猿和海豚才有。
TOP.5
大腦袋的頭足類動物
猜球高手——章魚保羅夠聰明嗎?這些頭足類動物確實是海洋中最聰明的無脊椎動物。頭足類動物的腦具有一些人腦特征,像有褶皺的腦葉和處理視覺以及觸覺信息的獨特區域等。
TOP.6
靈巧的烏鴉會社交
烏鴉是一種“心靈手巧”的動物,它們可以把小樹枝、羽毛和其他碎片用做工具,誘捕獵物。一隻名叫貝蒂的烏鴉會把一根直鐵絲彎成鉤子,然后用它取回管子裡的食物。這些鳥生下來就有制造工具的天賦,隻需通過觀察長輩就能熟練掌握它們的技能,正是智商高的証據。研究顯示,大烏鴉能熟練利用社交影響得到更多保護和食物。
TOP.7
能繪制三維圖的鬆鼠
鬆鼠會耍陰謀詭計嗎?研究人員最近報告說,鬆鼠會精心制作帶有欺騙性的儲藏室,讓可能的小偷找不到自己的食物。研究顯示,鬆鼠能夠在腦中繪制一幅三維地圖,進而回憶起堅果的儲藏地點。
TOP.8
狗理解方式與人類似
狗很聰明嗎?狗能理解主人的真正意圖嗎?研究人員稱,狗至少能夠通過非語言線索找到食物。它們的理解方式可能與人類理解他人想法的方式類似。在試驗中,狗能夠正確區分同類照片和風景照片,也就是說,它們有能力形成“狗”的概念。
TOP.9
貓具有很強的適應性
與狗主人一樣,一些貓主人也訓練他們的寶貝坐下、翻身和鑽鐵圈。採用帶有獎勵性的正強化訓練,貓也能通過觀察和模仿掌握這些本領。雖然訓練貓的難度要高於狗,但這並不意味著貓就比狗笨。
TOP.10
豬很聰明也很愛干淨
豬總是一身污泥,似乎不太講衛生,但研究發現,它們可能是圈養動物中最聰明,也最愛干淨的,甚至超過貓和狗。不幸的是,由於沒有汗腺,它們才會在泥漿中打滾以便讓身體涼爽。
在實驗中也找到了豬很聰明的証據。豬要接受研究人員訓練,用嘴巴移動屏幕上的指針,並用指針找到它們第一次看到的涂鴉。結果顯示,它們完成這項任務所需的時間居然與黑猩猩差不多,聰明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葉明霞 攝 J029
(來源: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