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乾隆家廟”——承德殊像寺

2015年03月24日19:48  來源:中國僑網
 
原標題:探訪“乾隆家廟”——承德殊像寺

  中新社承德3月24日電 題:探訪“乾隆家廟”——承德殊像寺

  中新社記者 張帆

  在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之北,有“乾隆家廟”之稱的殊像寺似乎一直十分“低調”。在承德眾多的寺廟當中,這座充滿著戲劇色彩而又獨具建筑特色的寺廟從未對外開放過。3月24日,中新社記者獨家走進這座寺廟,一探真容。

  殊像寺建於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是避暑山庄東北部八座藏傳佛教寺廟之一,仿山西五台山殊像寺而建,形制以漢族廟宇建筑為主,佔地面積27公頃。寺內61位喇嘛皆為滿族,內供奉主神為文殊菩薩,當時民間認為乾隆皇帝是文殊菩薩轉世,故有“乾隆家廟”之稱。

  24日下午,記者來到殊像寺,正門前,一對石獅蹲守在左右,進深兩間,東西內供護法神哼、哈二將,金漆木雕大肚彌勒佛置於當中。過門殿兩側有鐘、鼓樓,寺廟中心“會乘殿”居高臨下,是全寺主殿。

  由於殊像寺一直沒有對外開放過,這裡少了一些香火味道。整個殊像寺內,古樹參天,庄嚴肅靜,耳邊隻有微風吹拂得殿堂四角懸挂的鈴鐺叮當作響,置身其中,心靜如水。

  走進會乘殿,殿內正中供有杉木金漆塑像三尊,高近6米,當中為文殊菩薩,他騎在青獅上,正在說法講經,顯得十分智慧和威德,東邊是騎白象的普賢菩薩,西邊是騎space旯凼酪羝腥 4蟮罟┳狼岸 鞲髦冒私僑 汩 就蚴偎 講嗲獎詬饔?44個藏經櫥,只是,如今這些經櫥的櫥門大部分已經破損或脫落。殿堂內,彩繪雖然已經褪色,但依然栩栩如生,精致異常。

  “會乘殿是目前承德外八廟中唯一保持原汁原味的大殿,其文物主體沒有經過任何修繕。”承德殊像寺文保所副所長鐘大成介紹說,這裡也是乾隆皇帝禮佛和藏經的地方。

  離開會乘殿,走進北側假山群,這裡壘石穿洞,溝壑縱橫,朵朵如祥雲,記者目測了一下,假山面積佔據半個殊像寺。據介紹,這裡是世界上最大的假山群,但記者無從考証。假山后面,一座黃琉璃瓦頂綠剪邊的“寶相閣”展現在眼前,閣內石制須彌座上有高11.6米的木雕文殊菩薩騎獅像,傳說是按乾隆容貌塑造。

  鐘大成告訴記者,由於戰爭和自然因素,加之保護投入歷史欠賬較多,致使承德外八廟一些古建筑損毀嚴重,殊像寺部分殿堂隻剩下座基。“僅存的隻有會乘殿和鐘、鼓樓,寶相閣是在原有的石制須彌座上后來修建的,因為不具備開放條件,所以一直沒有開放過。”

  2010年,中央財政投入專項資金6億元人民幣,實施避暑山庄及周圍寺廟文化遺產保護工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投資數額最大的單項文物保護工程。目前,殊像寺已完成鐘樓瓦面檢修、僧房柱子墩接、柱頂石及台明拆砌與墩接、安消防設施等工作。

  鐘大成透露,今年,文物部門將對會乘殿三尊金漆塑像進行除塵、假山加固等工作。但修繕后仍不會對外開放。(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為民族復興創造良好人口環境(人民時評)
  2. 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公告
  3. 《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4. 全國政協委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
  5. 人民網評:要始終堅持和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