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童被認為最擅長描寫女性:覺得探討女性怪怪的

2015年03月25日13:17  
 
原標題:蘇童被認為最擅長描寫女性:覺得探討女性怪怪的

  入駐北京師范大學成為“駐校作家”之后,蘇童僅在北師大開一場公開講座,於是這一場講座成為當天在校師生爭搶著去的課堂。讀者好奇的是,此前一直身居幕后默默寫作的蘇童,開講到底會說些什麼?帶著大多數人的疑問,金陵晚報記者昨天從北師大寫作中心處了解到,除了對“命題”內容“短篇小說”的學術探討之外,他分享的寫作心得讓理科生也前來討教。

  □金陵晚報記者 王婕妤

  理科生來討教提高文筆方法

  在業內看來,蘇童是一位短篇小說聖手,於是此次開講的內容自然被命題為“短篇小說”。“在當代中國作家裡面,短篇的成就蘇童被認為是最高的,我想這個評價是比較中肯的。因為他應該有200個左右的中短篇小說了,深受讀者歡迎,再寫幾年就趕上蒲鬆齡了。蒲鬆齡先生是三百零幾篇,《詩經》也是305篇。”著名學者張清華介紹。

  不過對於這個評價,蘇童本人沒有什麼信心。“我完全不是作為一個短篇小說的代言人、短篇小說的一個信徒在說這個,但是我因為從創作最初開始,個人對短篇小說一直有一種喜愛,這種喜愛我從來不知道它的原因何在,但也因為這樣的喜愛持續很多年寫作。”剛開講,蘇童就直入主題,不過在學術圈內有一個“共識”,短篇小說乃至中篇小說都很不重要,唯有長篇才被重視。“所以在文壇某種意義上來說我是一個怪物,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其實是以短篇小說為重。我30-40多歲一個作家最好的年齡完成了我自己個人認為非常重要的、必須要完成的一批短篇小說創作。”

  雖然蘇童認為,這是他個人的一個行為,不值得被太多描述,但他開講的“短篇小說”甚至吸引來了理科生。現場理科生更是向蘇童討教了創作提高文筆的方法,蘇童卻認為沒什麼竅門:“我不知道有什麼奧妙,現在我覺得就是練,練習就是寫,沒有說越寫越爛的,隻能越寫越好。”

  寫“女性”只是小試牛刀

  當年的一部《妻妾成群》不僅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被張藝謀改編成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挂》,更是獲64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提名,讓蘇童蜚聲海內外。此后的幾部描寫女性的作品,讓蘇童也被業內公認為是最擅長描寫女性的作家,“現在如今如此,還是最受女性讀者歡迎的作家。”張清華笑道。

  對此,蘇童說:“我其實不是謙虛,我覺得當老師探討女性怪怪的,因為一方面我自己從來沒覺得我在這事情上值得被大家這麼關切,因為就是寫了四個中篇小說。”每到此時蘇童都會感慨,他的其他作品究竟去哪兒了?“怎麼就沒人說,老是女性女性,我一共幾百部作品,隻有四部寫女性的。”不過蘇童也承認,無論是電影的傳播還是受眾的閱讀習慣,無論男女,都愛看女性。“我不相信一個男性作家寫不好女性是天經地義的。整個我們文學史上,所有的女性形象其實95%以上全是男性創造的。”然而在蘇童看來,近六十年來文學史中的女性寫作卻相當缺乏,“說實在的,這是我常年不滿的。我也沒覺得天降大任於斯人也,我覺得我瘦弱的肩膀難以承擔這麼一個我所設想的文學大缺憾,所以我小試牛刀而已。”

  讓學生反復讀《紅樓夢》

  熟悉蘇童的人也都了解,蘇童還是一位鐵杆球迷,據說曾經一段時間,蘇童小說“可以不寫,球賽不可不看﹔壺水燒開了,壺底可以燒穿,比賽必須看完。”30歲到40歲那十年是他看球最狂熱的時代,英超、意甲、德甲三大聯賽必看,往往是從周五開始,一直到星期一三天一場不落。對於體育的熱愛有沒有影響其寫作生涯呢?

  “我也踢過球,我大學四年時間至少每天有兩三個小時貢獻給球場了,而且無聊到什麼程度,有的時候球場上天要下雨了,沒人,我一個人在那兒踢,有人說這個傻孩子。”雖然如今已沒有那麼狂熱,但蘇童從來不后悔在這個體育項目上虛度如此多時光,“我不能說我的寫作跟球有任何的關系,但有的時光就是用來虛度的,我認為最美的。”

  而難得一次走到課堂面對學生開講,大家關心的還是希望蘇童能多推薦幾本讀物。不過讓記者頗為意外的是,在中國作品中,蘇童的答案或許可能讓不少人失望,因為並沒有什麼新穎之處,“《紅樓夢》讀過嗎?讀過再讀第二遍!”

(來源:金陵晚報)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為民族復興創造良好人口環境(人民時評)
  2. 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公告
  3. 《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4. 全國政協委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
  5. 人民網評:要始終堅持和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