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抗戰館獲贈大量抗戰和二戰史實的文物資料,包括1939年至1945年,美國《紐約時報》等多份刊登抗戰新聞的珍貴報紙等。抗戰館供圖
新京報訊 (記者陳瑤)昨日上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行文物捐贈儀式,接受美籍華人招思虹女士捐贈的記錄了大量抗戰和二戰史實的文物資料。其中包括1945年日本投降的原版照片、“1941年全球各地戰況的回顧”新聞紀錄片等視頻、音頻資料。
原版照片記錄日本簽投降書時刻
這批原版照片分別拍攝於1945年8月、9月,拍攝地點分別是中國湖南、南京和美國,記錄了日本簽下投降書的時刻。紀錄片被保存在一段黑色膠卷中,修復還原后內容是1941年由美國加州城堡影片公司制作的三分鐘紀錄片,第一部分是在中國戰場,其余則是歐洲、中東和北非戰場的畫面。
此外,捐贈的文物還包括了二戰時期記錄重要歷史時刻的新聞報道:1939年2月刊有大量祖國抗戰新聞的中文報紙《世界日報》合訂本﹔1945年8月15日美國《紐約時報》、1945年9月3日《芝加哥每日論壇報》等多份刊登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在密蘇裡艦上簽署投降書等重要歷史事實的珍貴報紙﹔抗戰期間出版的《美國陸軍周刊》等。
抗戰文物資料未來將用於展覽
這批文物數量眾多,大部分是由招思虹及《金山之路》讀者團隊成員、舊金山涵芬樓外樓同仁共同出資、出力購買和收集而來。據工作人員介紹,這已經是招思虹和其團隊第7次向抗日戰爭紀念館捐贈文物資料。招思虹表示,尋找抗戰文物,讓它們“回家”是自己和團隊同仁共同的心願,以后還會繼續。
“這批文物資料記錄了大量抗戰和二戰的史實,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抗戰館館長沈強表示,抗戰館將妥善保管好這些文物資料,挖掘文物的內在價值,未來將用於展覽以更好地宣傳和普及中華民族的抗戰歷史。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