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達坂城區現彩陶殘片 附近存春秋戰國時遺址

2015年04月22日11:22  來源:烏魯木齊晚報
 
原標題:新疆達坂城區現彩陶殘片 附近存春秋戰國時遺址

  本報訊(記者鄧仕林)上月中旬,考古專家在達坂城區白水澗古鎮遺址城牆中採集到了多枚彩陶殘片,以此推測,白水澗古鎮附近存在春秋戰國時代遺址。

  白水澗古鎮遺址又稱“峽口古城”,位於古絲綢之路新北道的咽喉要沖,自古就是重要的軍事要塞,唐代稱白水鎮,元代稱黑虎城,清代稱嘉德城。

  考古發現彩陶殘片

  3月19日,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市文物局對該區多處古遺址進行了考古調查。

  白水澗古鎮遺址在一塊鐵黑色岩石之上,外城牆長360米左右。當日,考古工作者在遺址南部附近發現了“康熙通寶”、“乾隆通寶”等多枚錢幣和彩陶片。工作人員推測,彩陶殘片是夾在了城牆之中,由於城牆塌陷而掉落出來的。

  陶片蘊含歷史信息

  這些陶片來源於古人用黏土或陶土燒制而成的生活器具。考古工作人員李黎說,別小看這些小小的陶片,其中蘊含著重要的歷史信息。

  本次發現的陶片主要是手工制紅、褐陶碎塊,彩陶特征與此前發現的達坂城區阿拉溝古墓、柴窩堡、昌吉等地出土的基本一致,這一時期多為游牧民族的生活器物,時代特色比較鮮明,年代為春秋戰國時期。

  據介紹,古人建造白水澗古鎮的城牆採用的是當地碎石夾泥沙夯筑而成,即就地取材。這就排除了陶片從別處而來的可能性,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修建白水澗古鎮取材時,城牆裡混雜了附近一處春秋戰國時期的遺址裡的彩陶。

  這表明,白水澗古鎮的附近,存在一個春秋戰國時期的古遺址。春秋戰國時代這裡就有人居住生活。

  此前,自治區考古研究所原所長王炳華曾在其文章《唐西州白水鎮初考》中推斷,漢代以前白水澗古鎮附近就有人類在這裡生存、活動。

  自治區考古研究所所長於志勇說:“這次考古,証實了王炳華的推論。”

  將揭開古鎮更多秘密

  4月17日,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教授周雙林帶隊的北京清城睿現數字科技研究院進駐達坂城區,他們正在通過土樣採集、航拍、三維激光掃描等方式對古鎮的規模、病害程度等方面進行研查測繪,有望揭開古鎮更多秘密。

  周雙林說,他的團隊此次在古城牆中發現了不少稻草,這些稻草應為建造時混雜在城牆之中。隻要能找到最早建造城牆時的稻草,那就能夠通過C14測算出古城最早建造的年代。

  今年,自治區文物局將投資350萬元對包括白水澗古鎮遺址等多處古跡進行搶救性保護。達坂城區文化體育旅游局局長王曉梅說,這次對白水澗古鎮遺址進行再挖掘和保護,對該區古跡保護、旅游文化開發及絲路文化的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烏魯木齊晚報)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為民族復興創造良好人口環境(人民時評)
  2. 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公告
  3. 《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4. 全國政協委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
  5. 黃坤明在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評審工作會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