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功夫舞台劇《功夫傳奇》的傳奇功夫

2015年05月02日08:11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大型功夫舞台劇《功夫傳奇》的傳奇功夫

《功夫傳奇》海外演出現場 資料圖片

《功夫傳奇》海外演出現場 資料圖片

  在北京東城區幸福大街有一座紅劇場,大型功夫舞台劇《功夫傳奇》每晚都在此表演,已持續10年。與此同時,該劇也在美國布蘭森白宮劇院長期駐演,並同步在國內外巡演。據統計,已演出了6600多場。什麼樣的舞台劇能有如此功夫?到底是什麼造就了這個演出傳奇?

  題材選擇適合旅游市場

  因為李小龍,世界知道了中國功夫﹔因為李連杰,世界認識了中國武術﹔而舞台劇《功夫傳奇》則意在引領世界上更多人深入了解中華博大精深的功夫及其所蘊含的禪意哲理,希望能讓人們看懂中國功夫的涵義。天創國際演藝制作交流有限公司在制作這部舞台劇之初,便定下了這一“高大上”的宗旨。

  《少林寺》《精武門》等電影曾讓無數觀眾熱血沸騰,恨不得一夜間學會十八般武藝,行懲惡揚善之事。《功夫傳奇》讓觀眾們在現場零距離接觸中華武術,感受中華武術的魅力。劇中囊括了五行拳、十二形拳、羅漢陣、千手拳、鐵布衫等人們耳熟能詳、外國觀眾們也極感興趣的武術表演,既有功夫套路的展示,又有驚險刺激的對攻,更有讓武僧獲得榮譽的隆重儀式——打山門,眼花繚亂的套路、神秘刺激的儀式,讓現場觀眾緊張又興奮。

  但是主創人員清楚地知道,僅憑功夫展演,《功夫傳奇》走不久、走不遠,更談不上創造傳奇。因為即使再驚險刺激,也只是感官娛樂,一旦觀眾的腎上腺素恢復正常,而劇情又無法進入他們的內心,就無法達到那個“高大上”的目標。所以,在創作之初,主創們便定下了這部劇“不同於以往展演式武術表演”的定位,創造性地將武術與舞蹈、雜技、魔術等表演形式相融合,以完整的劇情故事串聯起演出,傳遞勵志的成長故事。

  表現形式順應時代審美

  “《功夫傳奇》的故事核心在於通過人生的磨難戰勝自我,從而達到人生的圓滿。”編劇高歷霆說。作為一部以展示武術為主的劇目,《功夫傳奇》中的“對抗”戲份佔據極大比重,而縱觀整部劇卻沒有一個具體的對抗對象,這是因為編劇將最大的敵人意象化為主人公的“心魔”,即自己便是最大的敵人,將主題思想提升到更高層次。而這恰恰符合了當下人們挑戰自我、追求內心寧靜的趨勢。

  一部備受觀眾歡迎的劇目,一定是符合市場要求的作品。而迎合市場並不代表著藝術性的匱乏,反之亦然。從2004年首演至今的十年裡,眾多專家、學者、導演共同參與、提升《功夫傳奇》的藝術造詣,並根據國內外觀眾的審美需求不斷進行調整、修改與提高。譬如后加入的媽媽角色,為劇目增添了親情戲,凸顯出情感對人的重要,為觀眾的情感訴求提供了宣泄渠道。正是對藝術與市場的雙面要求,才最終造就出該劇長演十年不衰的傳奇。

  劇中的音樂設計也頗為精致,巧妙利用了多種音樂元素。作曲鄭冰運用了大量中國戲曲音樂元素,還加入了合唱、交響樂等音樂類型。比如,在十八般兵器與火焰面具盾牌的刀陣中,強烈的管弦樂、鼓樂與兵器碰撞動效相結合,從而表現出震撼人心的少林功夫。而動效的加入為演出增添了影視劇的表現特色。該劇採用現場配動效的方式,讓特效師根據演員武打動作進行音頻特效配合,增加了武打效果的臨場感與體驗感。刀劍出鞘、兵器碰撞、拳拳相擊等武術動作在動效的配合下更具力量感,一展武術的精、准、穩,讓觀眾大呼過癮。

  國際表達接通世界語言

  據天創國際執行董事曹曉寧回憶,2003年他曾創排劇目《少林魂》,把功夫與雜技糅合,演出反響很好,但沒有故事情節。他從英國舞台劇《輪回》中得到啟發,以國際視角重新審視《少林魂》,重新寫劇本,加入故事情節以及符合國際審美需求的英雄成長歷程,創作出《功夫傳奇》。劇中,主人公發現自我、戰勝自我,不斷成熟的主題故事線,串聯武術、舞蹈、雜技、魔術表演,無論東方人或西方人都能從故事中看到自己成長的影子。

  國際化表達給了《功夫傳奇》面對世界觀眾的優勢。2005年8月,《功夫傳奇》開始在北美地區巡演。當它首次走出國門在加拿大多倫多威爾士王妃劇院向世界亮相,能容納2000人的劇院座無虛席。自此,《功夫傳奇》開始了加拿大、美國、英國、俄羅斯、日本、西班牙、印度等國的巡演之路。2009年該劇赴英國倫敦巡演,成為首個登陸倫敦西區舞台的中國商業劇目,實現中國舞台劇商演形式進入歐洲高端演藝市場零的突破。2010年7月1日,它開始在美國布蘭森白宮劇院駐場演出。

  10年間,《功夫傳奇》一共經歷過不下30次修改。因為觀眾群體包括國內與國外廣大人群,需要考慮大家的接受程度,並時刻保持新鮮感。於是創作團隊邊演出,邊根據市場與觀眾反饋摸索著修改。

  例如在最初版本裡有一些地獄的情節,由於在演出中表現不夠直觀便刪掉﹔有一部分外國觀眾認為血腥、難以接受的情節也被剔除。有“文化誤讀”的地方,如原本劇中想通過功夫表現民族精神,結果被誤解為“宣揚暴力”,對此團隊邀請百老匯專家提供修改建議,變換表達方式,使之符合外國觀眾的理解習慣。

  10年發展,幾經打磨調整,《功夫傳奇》越來越准確地向世界觀眾表達其勵志的劇情思想,成為一部商業價值與文化價值並重的劇目,正在更廣闊的國際舞台上展示著中國功夫與中國文化。

(來源:光明日報)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為民族復興創造良好人口環境(人民時評)
  2. 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公告
  3. 《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4. 全國政協委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
  5. 黃坤明在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評審工作會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