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郭佳)去年,一部從倫敦來到紐約、改編自《麥克白》的《sleep no more》(今夜無眠),在曼哈頓一處廢棄的倉庫裡悄然成為了紐約的文化熱點,亦成為國內戲劇人口口相傳的全新觀劇體驗。今年6月17日,這種觀眾跟隨演員在空間中游走的“浸沒式戲劇”將被孟京輝以《死水邊的美人魚》搬上蜂巢劇場的舞台,且首輪演出限量6場,每場限定119名觀眾。
“浸沒式戲劇”的概念最早起源自英國,近幾年成為紐約文化熱點,它重新定義了觀眾與演出空間“觀看”的關系,以及演員與敘事的“表演”關系。觀眾可以選擇自己想去的地方和追隨的角色,劇情和視角則會因為自己的選擇而有所不同。在這出《死水邊的美人魚》中,觀眾將不再是坐在劇場的座椅之上,而是在整個蜂巢劇場的演劇空間裡主動地隨意地探索劇情﹔不再被動地按規定的劇情去欣賞戲劇,而是主動選擇跟著某個角色,看劇情的走向,看貼身的表演細節,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能說話。
該劇創作靈感來源於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馬格裡特和德爾沃的畫作,講述了一個關於身體出軌與感情投契的愛情悲劇。整個演出有少量對白,大部分的表演依靠演員的肢體、眼神和音樂完成,10位演員均來自《戀愛的犀牛》劇組,有著多場演出經驗。屆時,蜂巢劇場將被打造成一個夢境般的迷宮,16個演員將在各個空間裡來回穿梭,他們相遇、交談、離別,加上支線的49個小故事,幾條重要的情節線還會重復上演。因此,選擇不同的路線,會看到完全不同的表演和劇情。你有可能會錯失某些段落,也可能會在一個重要場景前駐足兩次。而作為劇情線索的重要道具將隱藏在各個角落之中,尋找細節中藏匿著的秘密,也將成為戲劇的一部分。
據悉,首演6場后,該劇將於今年8月、9月、10月、11月進行駐場演出。
攝影/本報記者 王曉溪
(來源: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