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城市蒙古族辦婚禮 民俗特色從草地“進城”

2015年05月04日23:07  來源:中國僑網
 
原標題:內蒙古城市蒙古族辦婚禮 民俗特色從草地“進城”

  中新網呼和浩特5月4日電 (烏婭娜)4日一大早,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的漢族小伙王凱早早起來,准備迎娶他心愛的蒙古族新娘。

  王凱穿起提前訂做好的蒙古袍,盡管樣式華麗,可是穿著起來並不繁瑣,只是純皮制的蒙古靴讓王凱感覺分量有點重,“愛人是蒙古族,所以我們商量好了,辦一場蒙古族式婚禮,和普通的婚禮相比,蒙古族婚禮對我來說,不僅僅是衣著、裝飾的區別,更多的是對愛人民族的一種尊重,文化的傳承。”王凱告訴記者。

  吉時一到,娶親的車隊緩緩向新娘家駛去。

  “如果在草原上,我應該是騎著馬去見我的新娘。”王凱笑著說。

  一到新娘家,王凱娶親的隊伍就收到女方家的“見面禮”——哈達和一碗迎賓酒。盡管新郎官不勝酒力,可是這酒他毫不猶豫地喝的干干淨淨。

  歷經伴娘和親戚的“刁難”,新郎官終於見到了身著華麗蒙古族禮服的新娘,帽子、頭飾、服飾、鞋子,一絲不苟。

  隨后,新郎給新娘的爺爺獻了哈達,表示尊敬,用蒙語的“爸爸媽媽”稱呼了新娘了父母,並向二老敬奶茶,品嘗蒙古族特色食品。

  臨近中午,新郎與新娘一同來到宴請賓客的酒店。

  宴席上,新娘的花房變成了蒙古包,路引是蘇魯錠,陣陣悠揚的馬頭琴和蒙古族長調不絕於耳。

  阿斯汗是國家非物質文化“蒙古族婚禮”傳承人,他用蒙語代表新郎新娘祝頌,祝頌蒙古包、哈達、長輩、以及感謝所有新朋好友的祝福。

  在祝頌火神時,新郎新娘雙手手心向上在火盆上順時針畫圈,進行祭火,代表一個新的家庭組成。

  阿斯汗主持蒙古族婚禮已經十多年了,他告訴記者:“隨著蒙古族進城,越來越多的城市蒙古族在結婚時選擇蒙古族婚禮,可是受時間、空間的約束,不可能完整的把最純正的蒙古族婚禮從草原上放在城市裡,不同地區的蒙古族在婚俗上有著不同的區別,有的地方結婚要辦三天三夜甚至是七天七夜,在城市裡隻有幾個小時的時間,隻能是‘取其精華’,用與時俱進的態度來傳承。”

  “每年我還會為很多雙方都是漢族的新人主持蒙古族婚禮,他們生長的內蒙古,大多在外地學習或者工作,他們更願意在家鄉舉辦蒙古族婚禮,我希望年輕人能夠多多傳承蒙古族的傳統,盡管時代在變,可是能延續下去的民俗,就一定要延續下去。”阿斯汗說。

  婚禮結束時,王凱感嘆到:“這場蒙古族婚禮,將是我人生最濃墨重彩的一筆。”(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為民族復興創造良好人口環境(人民時評)
  2. 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公告
  3. 《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4. 全國政協委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
  5. 黃坤明在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評審工作會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