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66年來首次展出老照片 含婉容17歲時秀美照片

2015年05月19日09:45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故宮66年來首次展出老照片 含婉容17歲時秀美照片

坐在文明棍上的溥儀

坐在文明棍上的溥儀

坐在乾清宮中的溥儀

坐在乾清宮中的溥儀

  攝於清同治二年(1863年)的醇郡王奕 與侍衛照,是故宮博物院保存的時代最早的一張照片﹔婉容17歲時秀美脫俗的照片,讓人明白其為何能成為末代皇后﹔而看了高低胖瘦不一的秀女們的選秀照,觀眾將會明白清宮選秀並不像電視劇所描繪的那樣華麗。

  本報訊(記者 王岩)作為慶祝故宮博物院九十華誕的系列展覽之一,“光影百年──故宮老照片特展”在故宮博物院神武門展廳正式開幕。此次展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故宮老照片第一次展出。

清光緒三十二年 厘正官制大臣之相

清光緒三十二年 厘正官制大臣之相

醇郡王奕 與侍衛(拍攝於1863年)

醇郡王奕 與侍衛(拍攝於1863年)

  據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介紹,在清代晚期,西洋攝影技術先是追隨著戰亂和動蕩而進入中國,隨之進入宮廷,故宮因此成為老照片的典藏機構之一。目前,故宮博物院藏老照片近兩萬張、玻璃底片兩萬余張,既有清宮舊藏,也有民國舊藏。故宮老照片特藏的最大特點是,除社會上一直熱門的“清宮”題材外,還有很多影像涉及百年前的政治、經濟、軍事、教育、外交、風土、民情……涵蓋了晚清至民國歷史的方方面面。

  本次展覽在有限的展陳空間裡,精挑細選出近300件展品,以清末民初新舊交替的一個歷史時段作為展覽主線,串聯起“殿堂余暉”、“群像浮光”、“興業圖強”、“禁宮新生”四個單元,反映從“皇宮”到“博物院”的歷史跨越。

古物裝箱南遷

古物裝箱南遷

公式紫禁城交泰殿東側面

公式紫禁城交泰殿東側面

  據院方透露,此次展覽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故宮博物院首個老照片特展,“看點”很多:展覽首次展出老照片原件,眾多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影像以最原始形態呈現在觀眾面前,比如攝於清同治二年(1863年)的醇郡王奕 與侍衛,記錄了24歲的醇郡王奕 在北京南苑軍營的形象。這是故宮博物院保存的時代最早的一張照片。這次展覽中,不少像此類故宮博物院僅存的孤品首次發布。再比如慈禧40歲時的照片──慈禧70壽辰時,美國總統羅斯福親自發電報致賀,而慈禧回贈羅斯福的禮物,就是那張慈禧40歲時的照片。這些為清宮重要人物和家族的特制之作,具有很高的文物和史料價值。

  除此之外,部分影像內容也十分罕見,如業已不存的建筑,某些歷史名人難得的影像和家族群像,部分晚清至民國初年改革振興的圖景和早期院史照片等等,具有很高的文獻和學術價值。像攝於1904年的西苑海晏堂照片──西苑包括北、中、南三海,位於中海的海晏堂建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 年),是在原儀鸞殿舊址上仿長春園海晏堂建起的一座西洋樓。樓成后,這裡作為慈禧太后接見外國公使夫人和女賓的場所。此幀照片為我們展現了巴洛克風格在清代宮廷建筑中的最后輝煌,該建筑現已無存。

幼年溥儀

幼年溥儀

李煜瀛題寫“故宮博物院”

李煜瀛題寫“故宮博物院”

  至於婉容17歲時秀美脫俗的照片,讓人明白其為何能成為末代皇后﹔而看了高低胖瘦不一的秀女們的選秀照,觀眾將會明白清宮選秀並不像電視劇所描繪的那樣華麗。

  據悉,本次展覽不單獨售票,憑故宮博物院門票免費參觀,展期兩個月,至7月17日結束。因部分展出文物的特殊性,其中的32件(冊)珍貴實物限期展出一個月。

  新聞鏈接

  數說博物館日

  ◎全國博物館4510家

  昨天為國際博物館日。國家文物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全國博物館總數4510家,比2013年度增加了345家,其中非國有博物館982家,佔21.8%,比2009年底翻了一番多。

  從博物館舉辦主體看,國有博物館3528家(國有文化文物部門所屬2798家,國有其他部門所屬730家),非國有博物館982家。其中非國有博物館增速尤為顯著,比2013年度新增171家,所佔比例由2013年的19.5%上升至21.8%。

  從博物館分類來看,綜合類1743家,歷史紀念類1840家,藝術類411家,自然科學類196家,專題類(含其他)320家,雖仍以綜合類、歷史類為主,但博物館的體系結構正在逐步調整完善。

西苑海晏堂(1904年)

西苑海晏堂(1904年)

慈禧太后與外國公使夫人

慈禧太后與外國公使夫人

  ◎故宮開發6700種文創產品

  隨著一些文化創意產品的火爆,故宮開始“萌萌噠”。近來,“朝珠耳機”、“皇帝折扇”、“花翎傘”等來自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備受社會公眾追捧。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透露,去年故宮累計開發6700多種文創產品。“把故宮文化帶回家是故宮研發文化產品的出發點,而真正讓大眾通過產品學習文化、引發思考、獲取精神升華才是故宮博物院文化創意產品的研發理念和落腳點。”

(來源:北京青年報)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為民族復興創造良好人口環境(人民時評)
  2. 《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3. 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公告
  4. 在新長征路上大力弘揚偉大長征精神
  5. 全國政協委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