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欲借瑜伽提升文化軟實力

2015年06月25日09:57  來源:文匯報
 
原標題:印度欲借瑜伽提升文化軟實力

  原標題:印度欲借瑜伽提升文化軟實力

  近期,印度媒體最熱門的話題莫過於“瑜伽”一詞了。在全球首個“國際瑜伽日”上,印度用一場打破吉尼斯兩項世界紀錄的瑜伽集會成功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

  作為瑜伽起源之地的印度,在莫迪政府的領導下,正在用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廣瑜伽運動。歷史悠久的瑜伽文化於現代社會復興,在倡導人類改變生活方式的同時,也在提醒全世界印度文化軟實力的強勢回歸。當然,這並非沒有爭議。

  國際瑜伽日慶典聲勢浩大

  今年6月21日注定是一個特殊的日子。聯合國認定的首個“國際瑜伽日”與“父親節”、“世界音樂節、“世界人道主義日”等節日重合,卻引起了格外的關注。從紐約時代廣場到倫敦泰晤士河畔,從法國埃菲爾鐵塔到中國北京大學,從東南亞到中東,全球數百個城市裡數以千萬計的瑜伽愛好者舉行了各類表演慶祝活動,如此大規模的行動實屬罕見,仿佛一夜之間世界刮起了“瑜伽風暴”。

  在這場風暴的核心——印度,據稱全國560多個城市的近兩億民眾在“國際瑜伽日”參與了各類瑜伽活動。除了新德裡、孟買、加爾各答、金奈這樣的大都市,從克什米爾的錫亞琴冰川哨所到印度最南端的科摩林角海岸,從航母上服役的士兵到國家監獄裡服刑的犯人,都紛紛習練瑜伽。其中,最盛大的儀式莫過於首都新德裡市中心1400米長的國王大道上的瑜伽表演,儀式時長35分鐘,莫迪總理親自致辭並現場示范,來自84個國家的35985名瑜伽練習者,創造了單場瑜伽集會的兩項新吉尼斯世界紀錄。印度媒體驚呼“國王大道”變成了“瑜伽大道”,而印度的傳統瑜伽文化終於變成了“世界的遺產”。

  促成這股瑜伽全球熱潮的最大功臣當屬印度總理莫迪。2014年9月,上任僅三個多月的莫迪在首次出席聯合國大會的演講中提出了推廣瑜伽的建議,僅僅在三個月之后,聯合國192個成員國中的177個贊成通過,將每年的6月21日設立為“國際瑜伽日”。作為一名忠實的瑜伽愛好者,莫迪能夠見証自己的所愛成為國際風尚,那份自豪與欣慰難以言表。從那時起,印度政府就為慶祝“國際瑜伽日”進行精心准備,其動員和宣傳的力度甚至“超過了新政府任何一項耀眼的計劃”。練習瑜伽的功能從強身健體、平靜心靈到應對氣候變化、促進世界和平,似乎無所不能,連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等名人都為其推波助瀾。

  “連接內心的科學”做大產業

  脫胎於古印度文化的瑜伽,距今有5000余年的歷史,被譽為“世界瑰寶”。作為古印度六大哲學派別中的一系,瑜伽最初是探尋“梵我合一”的道理與方法。現代瑜伽則主要是指一系列的修身養性方法,包括調身的體位法、調息的呼吸法、調心的冥想法等,以求達到身心合一。從公元前300年印度聖哲、瑜伽之祖帕坦伽利創作《瑜伽經》至今,瑜伽已發展演變出無數流派和分支,並不斷被注入時尚元素,其行蹤遍布亞太、歐美和非洲,在阿拉伯世界也多有傳承。

  19世紀以來,印度產生了許多在全球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瑜伽大師如辨喜、艾揚格、斯瓦米·蘭德福等,受到各界人士的喜愛。前總理尼赫魯、英迪拉·甘地、德賽、拉奧等人都練習瑜伽。目前,位於印度北部瑞斯凱斯是全球瑜伽愛好者的聖地,披頭士樂隊和蘋果創始人喬布斯等人都曾前往游學。其中帕坦伽利瑜伽學院是當今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最權威的瑜伽學院。而位於卡納塔克邦的邁索爾則是印度南部的“瑜伽之都”。過去20多年來,隨著民眾收入水平和健康意識的提高,印度各地的瑜伽業出現了快速發展勢頭,已深入到廣大城市和鄉村。記者所在的小區方圓一公裡內就有10多個瑜伽訓練中心,許多小學從一年級就開設瑜伽課程。

  瑜伽在印度被認為是“連接內心的科學”,更多強調精神世界的追求,但這並不妨礙它形成龐大的產業。著名瑜伽大師拉姆德夫經營著規模巨大的瑜伽和阿育吠陀醫學帝國,年收入高達200億盧比(1美元約合64盧比)。拉姆德夫自稱,過去20年裡,其培訓過的瑜伽教練多達50萬人,練習者超過兩億人。瑜伽的流行帶動了相關的服裝器械、培訓教材等產業的蓬勃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印度瑜伽業目前的產值超過2000億盧比,與全球瑜伽業800億美元、美國270億美元的規模相比尚有較大差距,但考慮到印度13億人口和經濟增長前景,其市場潛力不可估量。雖然印度的瑜伽體系也在與時俱進,但其古老而神秘的傳統精華,仍散發著獨特的魅力,並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們源源不斷地前去修煉和研究,使其發揚光大。莫迪在去年推出的“印度制造”計劃就將瑜伽作為“健康類產業”的一部分,允許外資100%控股。

  印度國內也有不少反對聲音

  隨著“國際瑜伽日”的設立和舉辦,瑜伽的普及在全球正迎來新的高潮,連世界衛生組織都有意將其列入健康推廣計劃。分析人士指出,瑜伽國際認可度的提高意味著印度大國軟實力的提升,將進一步激發印度的民族意識。印度政治學者潘卡吉·夏爾馬稱,莫迪政府在運用瑜伽這一“長期受到忽視的文化軟實力”方面表現出強大的政治意願,而“慶祝國際瑜伽日反映了印度國際地緣政治地位的變化,也為印度在全球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增加了信心”。尼赫魯大學國際關系教授加爾認為,日益崛起的印度正引起全球更大的興趣,而古老的瑜伽精神哲學和實踐將“有助於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為世界和平做出貢獻”。

  不過,在多元而復雜的印度社會,要充分挖掘瑜伽的軟實力價值並不容易。與西方國家把瑜伽主要作為鍛煉身體的方式不同,印度人賦予瑜伽姿勢和梵語念誦更多的意識形態或宗教意義,且習練瑜伽是一種個人選擇而不能強迫。這也是以往政治人物不願大張旗鼓推廣瑜伽的重要原因。但莫迪打破了慣例,將瑜伽與國家利益“捆綁”在一起,難免引起爭議。

  過去半年來,莫迪政府推廣瑜伽的熱情近乎瘋狂,除設立內閣瑜伽部,還以行政命令督促各部門官員習練瑜伽,此外軍隊、學校和其他社會團體都被號召參與其中。為慶祝“國際瑜伽日”大典,政府不惜調動一切資源在海內外造勢宣傳,莫迪本人則在全世界媒體面前成為了“瑜伽代言人”。這種政治運動式地倡導瑜伽文化,使印度教民族主義者受到鼓舞,印人黨議員約吉·阿迪特亞納揚言“反對瑜伽的人們應當滾出印度或者投海自盡”,讓不少穆斯林和天主教民眾不安。知名印度媒體人尼魯帕瑪·蘇布拉曼尼亞在《印度快報》上撰文稱,練習瑜伽是自由選擇的生活方式,強制動員、集體表演有違瑜伽精神。而反對黨國大黨則指責政府的做法只是為了“總理個人的自我吹捧”。事實上,印度各邦對於“國際瑜伽日”的態度並非都很積極,天主教徒較多的果阿邦當天就沒有組織瑜伽集會。而鄰國巴基斯坦也取消了相關慶祝活動。

  面對宗教和意識形態的紛擾,莫迪總理保持著淡定,他強調瑜伽的普及將有助於實現“和平的新時代”。對於印度普通民眾而言,“國際瑜伽日”給國家帶來榮譽,但沒有必要政治化。練習瑜伽30多年的新德裡一家公司的會計師拉米什告訴記者,瑜伽已經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通過練習瑜伽,我獲得了身體健康和心理愉悅,不管有沒有瑜伽日,我都會堅持下去。”在瑜伽成為國際熱點的時刻,人們也在反思瑜伽的真正含義。尼赫魯大學梵文學者J·N·賈認為,瑜伽的本質具有超越宗教、政治、地理界限和意識形態的普世價值,它有助於現代社會人類尋求身心解脫,實現與自然和諧相處,對於工作繁忙的都市人群來說,也有緩解疲勞、保持健康的功效,“從這個角度講,瑜伽確實是全人類的寶貴財富”。

(來源:文匯報)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東京奧運會今日看點:中國隊向女子蹦床金…
  2. 初心砥柱天地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
  3.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發布一批干部任前…
  4. 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5. “祝融號”火星車累計行駛708米!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