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日本鐵壺:異域工藝進入大眾收藏
龜文堂系湖嚴堂定制獸首鐵壺連紅木展櫃
近些年,隨著國內茶道與茶文化的復興,藝術品市場對茶具的收藏出現了上漲勢頭。其中,日本鐵壺成為近些年日益受到關注的門類。業內人士分析,日本鐵壺進入國內市場的存量已經足夠,開始進入大眾收藏的市場階段。
歷史底蘊深厚的傳統技藝
日本傳統鐵壺技藝肇始於江戶時代。日本鐵壺在日本茶道中起初稱為鐵釜,后來加上提梁和壺嘴,稱為“鐵瓶”或“急須”,即今之鐵壺。在過去的一二百年時間裡,鐵壺在日本非常普及,幾乎每家每戶都會使用鐵壺,制作精美的鐵壺還經常作為高檔禮物在親朋好友間贈送。
日本鐵壺分為“京都壺”與“南部壺”,目前大部分藏家追捧的“南部壺”其實並非日本鐵壺之正宗。日本茶文化的中心在京都,制作精美、裝飾豐富的“京都壺”以收藏品居多,以龜文堂、龍文堂、金壽堂、光玉堂四大堂號為代表。而南部壺則是日本人的日用茶具。“南部壺”中的南部並不是地理意義上的南部,而是指被姓“南部”的氏族統管的地域。喜好茶道的尋常人家多用此類壺,其特點是壺身與壺蓋整體鑄造、簡潔朴拙。
日本的鐵壺工藝是代代傳承的,每個作坊的工藝各有特色,精巧別致是日本鐵壺工藝最大的共同點。如廣為藏家喜愛的“龍文堂”,它是日本鐵壺的創始堂號,其在日本老鐵壺的歷史上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名望影響日本及歐洲長達百余年。據了解,龍文堂鐵壺制作要求極高,鼎盛時期一年所產鐵壺不超過150把,其精細程度可見一斑。
價格攀升仍有增值空間
日本鐵壺有新、老之分,目前較受追捧的多是老鐵壺。日本老鐵壺,是指日本江戶末期(1800年以后)到昭和早期(1950年以前)這段時間內制作的鐵壺。日本老鐵壺通過數十道程序純手工制作而成,採用傳統工藝脫蠟法,用蜜蠟形成內模,並在內模上敷泥漿形成外模,高溫加熱時,內模融化排出,外模形成模具。此時在模具中注入鐵液,冷卻后,剝去外模,形成鐵壺的基礎形狀。脫蠟法遵循“一模一壺”的原則,因而用這種方式生產的鐵壺都具有唯一性,收藏價值由此顯現。
日本鐵壺均採用鑄造工藝制成,整個過程都需要手工完成。想要獨自一人制作,制壺技師須修業至少15年,若要將自己的名字篆刻於瓶上,則需近40年的修業時間。時至今日,日本鐵壺的制作大師幾乎都已不在人世,鐵壺的制作高峰也早已中斷。如今,除了日本南部鐵壺仍有創作和生產,一直備受關注的京都鐵器,在昭和年間已銷聲匿跡。據統計,日本老鐵壺的生產總量在30萬把左右,歷經年代洗禮,不少已經損壞,如今保存下來的數量隻有當初的不到一半。日本鐵壺數量的減少也是導致其價格增長的因素之一。
有藏家介紹,日本鐵壺受歡迎是近幾年的事。大概在2008年前后,日本鐵壺才開始為國人所知,2010年開始盛行。2010年杭州西泠秋拍開始,以日本鐵壺為代表的老鐵壺,成了中國拍賣市場上的明星,從此,收藏價格屢屢攀升。
在2013年北京歌德秋拍中,一組3隻“龜文堂系湖嚴堂定制獸首鐵壺連紅木展櫃”又以101.2萬元的高價拍出。業內專家表示,隨著拍賣市場的交易活躍,日本老鐵壺在未來仍有較大的升值空間。
(來源:中國文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