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學生也休假:每10日休1天 農歷五月有"農忙假"

2015年07月29日14:37  來源:羊城晚報
 
原標題:古代學生也休假:每10日休1天 農歷五月有"農忙假"

  □劉鍇

  放暑假了。現代學生有假期,古代時學生放不放假呢?

  答案是肯定的,古代的學生也休寒暑假,只是名稱不一、內容不同罷了。

  從漢武帝時期開始,官方創辦的學校就出現了,這就是史書上記載的“太學”。太學相當於國立大學,就讀的學生稱作“太學生”。太學生就有假期了。隋唐時期,太學逐漸發展為“國子監”,成為那個時代國家投資創建的最高學府,在國子監裡就讀的學生稱為“監生”。在明清一些小說中,經常可以見到“監生”一詞。據史料記載,在國子監裡就讀並不是一件舒心的事,監生們拋家舍業、不遠萬裡聚到京城就讀,非常辛苦,於是朝廷就為這些古代的大學生們設立了休假制度。他們的假期有三種——

  第一種是旬假。這是一種常假,規定每10天休息1天。有點近乎於我們現在的雙休日休假制度。10天休1天,離家較近的學生可以匆匆忙忙到家裡看一眼﹔而對於老家在外地的學生們來說,根本不夠回家的行程時間,所以國子監干脆規定:旬考之后休假1天,外地學生不許回家。

  第二種是“田假”。也即我們現在俗稱的“農忙假”。《新唐書·科舉志》中明文記載:“每年五月有田假。”即每年農歷五月,學生們可以休假——此時麥子成熟,學生回家下地割麥,所以稱作“田假”。田假大體相當於現在的暑假,假期為一個月左右。如果學生離家較遠,往返時間較長,可以向校方申請延長假期。不過,這一個月的假期是“淨假期”,不包括路程上花費的時間。所以古代學生的暑假“待遇”還是較好的。

  第三種是“授衣假”。《詩經》中有“九月授衣”的記載﹔《新唐書》中也有“九月有授衣假”的明確記載。所謂“授衣假”就是指時令進入九月(農歷),已近秋天,氣溫漸涼,學生可以回家去取過冬的衣服。“授衣假”大體相當於寒假,假期也是一個月(不包含路上花費的時間)時間。為防止學生因長假而荒廢學業,校方規定:凡逾期未返校者,一律開除學籍!這招挺管用,按史書記載,國子監的學生們極少有“超假”不返的。

  那麼,學生平時如果遇到了緊急事,如家中老人去世,而又未趕上“旬假”、“田假”和“授衣假”,該怎麼辦?也好辦,學生可以直接向皇帝請假,皇帝金口玉牙,准幾天假便休幾天假。

(來源:羊城晚報)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東京奧運會今日看點:中國隊向女子蹦床金…
  2. 初心砥柱天地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
  3. 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4.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發布一批干部任前…
  5. “祝融號”火星車累計行駛708米!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