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軍人的待遇:上將每月800元 士兵每月10元

2015年07月29日14:40  來源:羊城晚報
 
原標題:民國軍人的待遇:上將每月800元 士兵每月10元

  □郭華悅

  在民國,當個職業軍人,可不是什麼好差事。

  其實,從待遇上說,民國軍人的待遇還是比較高的。畢竟,在亂世中,秀才不如兵,要打天下,主要還得靠士兵們願意賣命。因為風險高,隨時都可能喪命,朝不保夕,所以待遇自然也比其他行業要高得多。

  民國時軍人的薪餉,最高等級的上將,每個月是800元﹔而最普通的士兵,每個月也有10元。在抗戰全面爆發前,物價比較穩定,當時的1元,從購買力上說,相當於如今的50元左右。也就是說,上將月薪是4萬元,普通士兵是500元。

  這個水平,自然是比較高的。抗戰爆發前的工資,如果是在鄉下,一個佣工一個月也就1元﹔在城裡,人力車夫和保姆,月薪也不超過3元。所以,當兵對窮苦人家來說,也不失為一個出路,只是危險度較高罷了。

  而在軍隊中,各方面開銷都比較少。一個職業軍人,每個月的固定伙食費,大概是1元。10元的月薪,扣掉伙食費和一些日常生活開銷,每個月起碼能剩下六七元。對於當時的一般人家來說,這不算少了,起碼相當於一個佣工不吃不喝大半年的工資。

  而且,對於民國的軍人來說,若是想為日后的生活作打算,在鄉間買地也是不錯的選擇。民國的地價還比較低,鄉間的一畝地售價大概是20元。這麼一來,軍人們一年的薪餉,扣掉開銷后,起碼能買三四畝地。幾年下來,買二三十畝地,之后回鄉務農,衣食無憂,這日子想著倒也不錯。

  問題是,當時的多數軍人,盡管薪餉較高,但多數都沒有買地的打算。這些軍人多是亡命之徒,一來花得多,存得少,入不敷出是常有的事兒﹔二來,過慣了刀尖上舔血的生活,讓他們回鄉安分務農,一下子也轉不過來。更何況,生逢亂世,鄉間種田也難以為生,苛捐雜稅一大堆,也不是什麼好的選擇。

  軍人高工資的情況,一直持續到抗戰爆發后,才發生了變化。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物價飛速上漲,軍人的薪餉也不斷縮水。盡管民國政府一直調高薪餉的水平,但還是遠遠落后於通貨膨脹的速度。到抗日戰爭即將結束的時候,哪怕最普通的士兵,月薪也有50元。可這隻夠買幾盒火柴。

  還有一點,盡管民國政府規定了軍人的工資,但多數情況下,能夠按時發餉且不拖欠的,也僅限於蔣介石的中央軍和嫡系部隊。至於地方上的,則因地而異。有的地方窮,連薪餉都發不出,隻能放任士兵隨處搶掠,作為一種補償手段﹔有的地方,如雲南,盛產煙土,干脆不發錢,直接發煙土充當工資,結果造就了一支吸毒有癮作戰無能的部隊。

(來源:羊城晚報)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東京奧運會今日看點:中國隊向女子蹦床金…
  2. 初心砥柱天地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
  3. 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4.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發布一批干部任前…
  5. “祝融號”火星車累計行駛708米!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