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七大門派傳人濟南同台獻藝 高手過招猶如武林論劍

2015年08月10日00:2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古琴七大門派傳人濟南同台獻藝 高手過招猶如武林論劍

古琴七大門派傳人濟南同台獻藝高手過招猶如武林論劍

圖為諸城派王笑天彈奏《長門怨》。 曾潔 攝

圖為嶺南派呂宏望演奏《玉樹臨風》。 曾潔 攝

圖為南北流派名曲音樂會即將結束時,七大門派同台。 曾潔 攝

  中新網濟南8月9日電 (曾潔)廣陵派之自由跌宕,諸城派之質朴流暢,嶺南派之剛健爽朗,虞山派之清微淡遠……8月9日晚,中國古琴七大門派優秀傳人齊聚山東濟南東柳戲院,各派傳人同台獻藝,讓觀眾猶如觀看一場武林論劍。

  “中國古琴南北流派名曲音樂會”伊始,山東諸城派傳人王笑天著素色中式服裝,彈奏一曲《長門怨》盡顯北派古琴風范,而嶺南派傳人呂宏望著玄衫,則以《玉樹臨風》展露南派絕活,南北流派的琴藝切磋就此拉開帷幕。

  廣陵派、九嶷派、梅庵派、金陵派等派掌門古琴家隨后輪番登台,精彩表演令人目不暇接。廣陵派省級傳承人馬維衡,以一曲《大胡笳》,講述漢代蔡文姬忍痛別子的的故事,將聽眾引入悲傷的氣氛,而金陵派傳承人馬杰則用一曲《欸乃》,描繪出柳宗元《漁翁》詩的悠遠意境,讓悲傷中的聽眾回到恬淡疏放的心境。最后古琴藝術國家級傳承人、虞山派代表吳釗以一曲《憶故人》,給觀眾留下清微淡遠的回味。

  從廣州風塵仆仆趕到濟南的嶺南派傳人、廣州琴會會長呂宏望,在聆聽了王笑天的《長門怨》后說,廣東嶺南派古琴風格剛健、爽朗、明快,吟揉較少,神韻古逸清高﹔而山東諸城派源遠流長,琴曲融入當地語言特點,且吟揉很多,手法極為奇麗,有飄逸出塵之感,風規自遠。

  從事音樂史研究多年的吳釗說,各大門派均有傳人,是古琴藝術繁榮的保証。從琴譜、琴技、文化、歷史等多方面繼承古琴藝術是各派傳承人的責任。

  據史料記載,琴藝列中國古代琴棋書畫等諸藝之首。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魏晉竹林七賢山林弄琴,縱酒吟詩,甚至金庸武俠故事中,也有神秘曲譜“笑傲江湖”,數千年中華文化其實一直縈繞著悠揚的古琴聲。

  中國古琴在唐朝達到繁榮階段,流派紛呈,佳作迭出。經過歷史沉澱,中國古琴琴藝最終形成了九大派系,即虞山派、廣陵派、諸城派、梅庵派、嶺南派、九嶷派、金陵派、江浙派、蜀山派等。

  作為本次“設擂”的東道主,山東省藝術研究院向古琴各派發出“英雄帖”,邀請各派高手8月8日、9日會盟濟南。山東省藝術研究院戲劇曲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研究所主任郭學東說,南北流派名曲音樂會高手雲集,競相獻藝,各派琴藝,各有特色,不相上下。這表明中國古琴藝術,在經歷瀕臨失傳艱難時刻之后,又重新漸漸復蘇,假以時日,則有望重現琴師輩出、流派紛呈的良好狀態。(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東京奧運會今日看點:中國隊向女子蹦床金…
  2. 初心砥柱天地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
  3. 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4.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發布一批干部任前…
  5. “祝融號”火星車累計行駛708米!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