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渠寶笈特展”第二期突然冷場 展區門口空曠

2015年10月15日08:59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石渠寶笈特展”第二期突然冷場 展區門口空曠

  本報訊(記者 王岩)與觀眾連夜排隊,站十幾個小時一睹《清明上河圖》形成鮮明對照,《蘭亭序》並沒有吸引大量觀眾前往。故宮博物院“石渠寶笈特展”第二期開幕兩天,沒有出現之前的火爆場面。北青報記者昨天中午到達武英殿展區,發現門口一如平時的空曠。之前為應對觀眾排隊臨時搭建的小賣部少有人光顧,而觀眾更是可以“長驅直入”,在自己喜歡的作品前面盡情欣賞。

  據介紹,故宮博物院利用周一閉館日進行換陳,10月13日,“石渠寶笈特展”第二期開始對公眾開放,129件書畫在第二期亮相。換陳后,“石渠寶笈特展”第二期典藏篇(武英殿展區)展出書畫78件,其中除23件清代書畫,其余55件均為新的展品﹔編纂篇(延禧宮展區)展出文物115件,除41件沿用第一期展品外,其余74件是新的展品。展廳內的故宮保安人員告訴記者,“石渠寶笈”特展第二期開幕第一天尚有稍許排隊情況出現,到第二天就完全恢復了正常。不過,展廳裡還是有一些觀眾並不了解換展的情況,依舊向工作人員打聽《清明上河圖》在哪兒。

  對此,故宮書畫部專家,也是“石渠展”的策展人之一張震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中發表了看法,“這是客觀存在,觀眾喜歡看圖,無論是《清明上河圖》還是《冰戲圖》,描述的是男女老少都能看懂的場景,稍深的一些,例如《洛神圖》、《列女仁智圖》,需要文學、史學知識背景,很多人沒有或很少。不能強求觀眾必須有看畫的基礎,而是根據目前的情況,想想怎麼介紹展覽,辦什麼展。”

  相關新聞

  首屆紫禁城論壇開幕

  本報訊(記者 王岩)故宮博物院成立九十周年之際,首屆“紫禁城論壇”昨天開幕。33位來自國內外重要博物館館長及國際博物館協會主席、盧浮宮學院院長嘉賓齊聚,共同關注“博物館的傳統職能及未來使命”這一命題,解答當下博物館發展中的難題,尋求繁榮發展之道。

  故宮博物院單霽翔院長發言指出,“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博物館學認為文物標本是博物館的核心,文物的特質決定並影響著博物館工作的目的、任務、方法和標准,文物標本的‘保藏與利用’成為博物館學研究的核心課題。這些認識使博物館學更多關注於博物館內部運營體制和工作規范的研究,忽略了對博物館的組織特點和組織目標的持續關注和反思”。

(來源:北京青年報)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東京奧運會今日看點:中國隊向女子蹦床金…
  2. 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3.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發布一批干部任前…
  4. “祝融號”火星車累計行駛708米!開始…
  5. 初心砥柱天地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