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旅游紀念品發展:把西藏“帶回”家
旅游紀念品是游客在旅游地購買的,有地域文化特色並具有紀念價值的產品,旅游紀念品的地域性、文化性、符號性和功能性等對於游客來說有著獨特的吸引力,游客購買一份旅游紀念品是希望通過獨特的實物讓自己對旅游地的經歷、體驗更加飽滿豐富。
好的旅游紀念品對於旅游地形象的提升、傳播有著重要意義,能夠大大增加旅游附加值,旅游紀念品的開發是旅游發展中最獨具匠心的一部分。在西藏旅游業發展一年尤勝一年的情況下,旅游紀念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能否滿足游客的需求呢?為此,記者探訪了西藏旅游紀念品市場。
用美圖吸引游客
今天,進藏旅游的游客對西藏古已盛名的唐卡、綠鬆石、蜜蠟、藏刀等物品依然保持濃厚興趣,同時他們也對新奇的、時尚的、充滿藏族風情的旅游紀念品歡喜不已。
高原的風雪、奔跑的生靈、不絕的流水、炫目的礦物顏料、迂回悠長的小巷、風雪中守望的牧人、孩童稚嫩的笑臉……栩栩如生地印在大大小小的明信片、筆記本、通訊錄上,感染了不少游客,價格從十幾元到幾十元不等,材質除了普通的白紙,還有牛皮紙等,質感、顏色、制作等方面都很有吸引力。記者看到從南京到西藏旅游的胡女士在拉薩北京路一家旅游紀念品店裡買了一本牛皮紙制的筆記本,封皮是印有西藏特有的礦物顏料的圖案。她高興地告訴記者,筆記本上有價簽,35元,買給讀初中的侄女,平時學習用得上,來西藏旅游一趟總得給親戚帶些東西回去,讓他們也能感受到西藏究竟是什麼樣,就怕筆記本太漂亮,侄女舍不得用。
此外,有一種木質的明信片因為耐用、環保、攜帶方便,也受到游客的青睞。木質明信片上的圖案需要印刻,所以目前這種明信片上的圖案種類還不多,主要是布達拉宮、倉央嘉措詩作、西藏經典旅游線路等。但是簡單的線條,生動地勾勒出線路圖及沿途的景點,不僅讓自駕游和不喜歡報團旅行的旅客不用發愁紙質地圖的磨損,而且還可以送朋友。
創新方式重實用
大昭寺廣場上,有一家“雲泥之別原創手作”旅游紀念品店,這裡銷售的木質明信片,上面的圖案是老板達娃玉措自己設計樣板,然后手工刻畫上去。因為擔心銷量不好,開始的時候制做的不多。但隨著西藏旅游的發展,這種明信片從去年開始,銷售情況一直很好,有時竟會一售而空,他們制作這種明信片的數量開始增加了一些。“樣板是我和朋友一起設計的,從最早的手工制作到現在機器制作。很多游客買了帶回內地送朋友,還有些沒來過西藏旅游的人看到我們特色的明信片,因為喜歡也專門打電話要我們郵寄過去,還有香港的朋友也要郵寄購買。” 達娃玉措說,“我們現在想在明信片上再增加一些旅游路線圖和西藏其他的一些內容,通過我們自己的努力做好這種明信片,把西藏文化宣傳好,吸引更多的人來藏旅游,了解西藏,促進西藏的發展。”
各方創造條件助力發展
在布達拉宮腳下的“天上西藏”郵局,不管寄給朋友還是留作紀念,在信件、明信片、筆記本上蓋上西藏的紀念章更是普遍。“我去過很多地方,西藏、西安、廈門的郵局都有這樣的紀念章供游客留作紀念,每個地方的紀念章各有特色,西安的主要是當地自然風景,西藏的有納木錯的自然風景,還有藏族歌舞的文化風俗,不過有的紀念章具體是什麼意思,我也不懂。還有的城市不像西藏這樣,有紀念章供游客作紀念。”喜歡自助游的朱先生說。從去年2月這家郵局正式營業開始就在這裡工作的拉姆告訴記者,這裡的紀念章有6種,內容包括布達拉宮、吉祥八寶法輪、扎西德勒等,紀念章的使用並不收費,另外印有西藏特色介紹西藏風物的皮制地圖銷售情況也很好。
隨著旅游業的快速發展,西藏有關部門旅游發展意識正在不斷提高,近年來更是借助藏博會、雪頓節等時機,在各種場合推介西藏的旅游紀念品,各地市也在積極推出屬於自己的旅游紀念品,培育旅游紀念品品牌,加大對旅游紀念品的開發扶持力度,提高生產規模和現代化程度,為西藏旅游業健康快速發展創造條件。
令人欣慰的是,今天,上至政府有關部門下至旅游從業者,他們都清醒地認識到,西藏旅游紀念品的開發、生產以及銷售早已勢在必行,他們也都在通過自己的努力促進西藏旅游紀念品市場不斷走向成熟。
(來源:西藏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