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隆基反思四大文明古國說:勿將今日觀念投射於古代

2015年11月25日09:40  來源:北京晨報
 
原標題:孫隆基反思四大文明古國說:勿將今日觀念投射於古代

  提起美籍華人歷史學家孫隆基,內地讀者會馬上想起《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這本書自2011年出版以來,已被無數次翻印,至今暢銷不衰。

  其實,除了《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孫隆基先生的《歷史學家的經線》亦在嚴肅讀者群中頗有口碑,今年,三輝圖書和中信出版社聯手,不僅再版了孫先生這兩部代表作,且推出了先生著力最多的《新世界史》(目前剛出卷一),堪稱是歷史愛好者的一次盛宴。

  值此機會,孫隆基先生再訪京城,使讀者們亦有幸能親聆大師教誨,而孫先生對於“四大文明古國”的思辨,尤其引人深思。

  農耕文明並非

  來自大河流域

  講到文明起源時,英國考古學家柴爾德對文明古國提出了一些定義。比如,從新石器時代到文明階段,至少要有幾個階段,如:農耕和畜牧,使用陶輪制造陶器等,還有冶金以及文字的發明。到后來,就有大規模的灌溉農業,主要在大河流域。但這種說法到現在,已有大半個世紀了。

  根據這種說法,我們很容易得出“四大文明古國”的概念,而這些古國的文明之所以能率先萌芽,與四條大河息息相關。

  但20世紀中期已有人指出,農業的發明不在大河流域,最早發展出農牧業的是環繞兩河流域的山側地帶,今天我們種植的許多種作物和馴養的許多種動物,其野生祖宗都出在這裡。甚至連埃及都沒能獨立發展出農牧業,因為沒有山側地帶,地理條件不允許。

  農牧起源地不在大河流域,是在山地。這從美洲也能得到証明,北美洲最吸引人居住的地方是密西西比流域,它條件比伊拉克的兩河、比埃及好得多,但是文明偏偏不發生在那個地方。

  最近有學者提出,中國最早進入文明的地帶可能不是黃河流域,而是江漢流域。江漢是小河道交錯的地方,不是一條大河流域,應該是產米區。

  柴爾德那種解釋文明起源的模式,顯然是受了英國推廣工業革命模式的影響,英國工業革命是從一個中心向其他地區蔓延的,但不能因此就認為,古代文明也是這麼推廣的。

  很明顯,所謂“四大文明古國”中的埃及與印度,並不是發明農牧業的地方,其農牧文明是二手的,隻有兩河地區和中國,才是發明了農牧業的地方,中國有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黃河地區的先民獨立馴植出小米,而大米的種植,也是中國最早。

  雖然埃及並非發明農牧業的地方,但它地位可能更崇高,因為它直接影響了古代近東最早的新石器文明,此外,北阿拉伯的游牧文化也受到尼羅河一個綠洲的文明影響。可以說,埃及堪稱是農牧業的外祖母。

  如果我們接受全人類都是從非洲走出來的(目前為止考古的証據是非洲,將來可能會被推翻,現在中國國內不少學者不太信服這一點),則人類走出非洲主要的通道就是尼羅河流域,尼羅河的功能有點像白令海峽,是人類進入新大陸的唯一通道,由此可見,埃及的地位應不止於四大文明古國。

  談古史應超越民族國家視角

  至於說到中國,今天農牧業文明的考古遺址都處在中國國境內,但古代是不是這種情形呢?古代長江和黃河根本是兩回事兒。從江漢流域到華南這一帶,如果它是最早種植水稻的地方,則它衍生的后果不一定是中國文明,也有可能是南島語系和南亞語系的始祖。

  我們今天看古代文明,要突破民族國家的視角,如果用現在的國界來框線,我們就看不清楚很多東西。比如印度河流域古文明,大部分遺址在巴基斯坦境內,而巴基斯坦1948年才建國,為什麼稱為文明古國呢?所以說,我們需要打破民族國家的框線。

  今天我們說“中華文明”,這個詞本身是語言的建構,裡面可以填很多東西,每個人、每個學者,都傾向於將中國文明“本質化”,所謂“本質化”,是一個術語,意思是將某個名詞當作那個東西的本身,這是我們常常會犯的毛病。

  今天很多人覺得,中國文明從一開始就有一個中心。其實,中心常常是前線,比如明代北京就一直是前線,以防止來自東北的外族入侵。

  為什麼我們一定要有中原主義?而且這個中原主義深植於我們的集體潛意識中,這就是“黃土帶的迷思”。因為中國人自身認同就有一個是“黃”,祖宗是黃帝,黃土帶是仰韶文化的溫床。1950年代、1960年代,一個留美學者叫何炳棣,寫了一本書叫《東方文明的搖籃》,就是黃土迷失的一個典型表現,而且他是一個大學者,講話很有權威性。

  何炳棣並沒有脫離民國時期的認識視野,現在小學教科書、大學的讀本,乃至考古學家都說中原文化是由仰韶、龍山來決定的。這就是我所說的大中心主義。

  我的世界史講法

  與眾不同

  之所以寫《新世界史》,最初動機是想替歷史系學生寫一個入門的導論,后來越寫越長,原來教科書只是一本,可我寫完第一卷,古代階段還沒講到。后來隻好想到哪裡就寫到哪裡,也就不再是教科書了,如果你對世界史感興趣,可以看我這本書。現代人從小到大,受到的教育是四大文明古國、大河流域文明之類,但我不這麼寫。

  在書中,我提出了一些難題,比如羅馬帝國是離開歐亞大草原最遠的一個角落,為什麼會第二個垮掉?古代有幾個大帝國,秦漢、貴霜、波斯、薩珊、羅馬,印度與波斯頭頂上就是草原,中國是第一個垮掉的,而羅馬帝國為什麼第二個垮掉,那時匈奴已經內訌。

  當然我要解釋,匈奴進入歐洲后組建的是哥特人大帝國,總部設在今天的匈牙利,那裡的喀爾巴仟盆地牧草區的范圍隻有今天蒙古人民共和國的4%,不可能建立起冒頓單於那樣的匈奴大帝國,而且哥特民族是農耕民族,此外羅馬帝國200年來持續被邊患困擾。

  我這樣講世界史,是一種新的講法,我是想將零碎的知識串聯起來,你不要看匈奴不見了四百年,其實沒有那回事兒,它是造成歐亞大陸文明和草原邊境全線震動,它最后消失的地方反而是在中段,而不是東段。而且我指出,這跟羅馬帝國結構比較脆弱無關,因為東羅馬結構一直維持到哥倫布去發現新大陸的前夕。

  世界上宗教分成兩個大系,一個是亞伯拉罕系,一個是法向系。印度宗教都是法向系,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都是亞伯拉罕系。在《新世界史》的第二卷,我講到伊斯蘭文明,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進行科研的時代是希臘化時期,第二次則是在伊斯蘭世界,所以涌現出很多大師,比如阿維新、法拉比等,這被稱為“科學革命”,是西方科學革命前的一個高峰,因為它綜合了印度的、中國的和希臘化時代的科學,這后來也刺激西方。

  一場是科學革命,一場是教義的革命,如果兩場革命隻能存活一個,結果存活的是后者。我也講不出其中的道理,因為這個東西很復雜。我也要試圖解釋,但是沒有很令人滿意的答案。

  勿將今日觀念投射於古代

  “四大文明古國說”究竟是怎麼起源的,這個我也不太清楚,我很懷疑是不是民國初年編小學教科書的時候給編進去的,當然也不能這樣說,我看英文的教科書中,也將第一代文明列成四個區。

  如果說我們形成了這種思想,那可能也是外來的。但是大概不會早於20世紀以前,因為古印度流域文明大概到20世紀初才開始真正的挖掘。再比如,當時講到“四大文明古國”還是用巴比倫來代表兩河,還沒有推到蘇美爾那麼遠。

  其實在中國,也有比較大的改變,1900年以后,我們發明出了一個祖宗,叫黃帝,而這個在當時康有為、梁啟超的作品當中,都還沒怎麼提到,只是到了1900年,為了建設現代民族國家,才想到應該推出一個象征人物來代表,就像日本神武天皇那樣,或者像西方某些民族國家的祖宗那樣。因為需要建構這樣一位祖宗,所以才將歷史推到五千年前,當時考古學家們也不太相信中國古代文明有五千年。

  我想,“四大文明古國說”應該是兩方面因素在起作用,就是西方和中國,但不會早於20世紀。

  要看到,民族國家概念是法國大革命以后才變成一個教條。19世紀有三種文明:民族主義、社會主義、自由主義。

  民族國家開始是一種顛覆封建王朝的力量,如果你是當權派,就要鎮壓他,隻有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威爾遜提出了十四點計劃,裡面完全肯定民族自覺,這是民族主義發展的黃金時代。

  今天我們看古史,是不是也在以民族國家為單位,投射回古代呢?可事實上,古代所有帝國都是多民族國家,很少是單一民族國家。民族國家是法國大革命之后的理想,這種理想當然也制造了悲劇,比如不是本民族的人,最好是遷走或者是消滅,結果帶來許多悲劇。猶太人因為每個國家都有,也沒有祖國,所以大家都要殺他。

  總之,民族國家是歷史的產物,我們不應該把這個概念投射到歷史中去。陳輝/整理

  孫隆基

  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先后獲明尼蘇達大學及斯坦福大學碩士及博士學位,曾任教於美國堪薩斯大學、聖路易市華盛頓大學和加拿大阿爾伯特大學等,著有《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等。

(來源:北京晨報)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東京奧運會今日看點:中國隊向女子蹦床金…
  2.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發布一批干部任前…
  3. 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4. 初心砥柱天地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
  5. “祝融號”火星車累計行駛708米!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