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武漢12月4日電 (記者 曹旭峰)歷時14年編寫的首部中山艦歷史百科全書《圖說中山艦百年傳奇故事》(簡稱《中山艦百年》)4日在武漢中山艦博物館首發。
《中山艦百年》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全書200萬字,圖片近千幅。全書分歷程篇、人物篇、壯士篇、紀實篇、揭秘篇、文物篇、檔案篇、懷念篇等八部分,翔實地記錄了中山艦的百年風雲,其中“尋找中山艦幸存官兵”、“中山艦電報稿紙破譯之謎”、“中山艦出水彈藥處理之謎”等內容首次披露。
該書於2001年開始編寫,主要編者為去年去世的中山艦博物館首任館長葉俊之。在此期間,來自北京、上海、武漢、廣州、台北及美國、日本的中山艦幸存官兵及其后人、歷史研究學者參與該書的編寫。
曾多次與葉俊之先生一起參與搜集史料的辛亥革命網編審、中山艦文化研究會理事萬學工介紹說,為了尋找中山艦幸存官兵的情況,他們曾數次輾轉台北等地,終於將陳鳴錚、張奇駿、呂叔奮、魏振基、葉炳中、張嵩齡、王迪、程乃祥、康健樂、林鴻炳、董樹仁、張能容、張昌金、邱亦殿、陳寶通、何承恩、周錫台、徐登孝、高飛雄、劉學詩、林弼承等21位幸存官兵的情況調查清楚,其中有見習航海官、副艦長、電訊官、輪機兵、槍炮兵、輪機長、醫官等。
中山艦最后一位去世的幸存官兵陳鳴錚將軍,生前為了編寫該書,多次與葉俊之先生一起尋訪幸存官兵,並在台北找到了中山艦艦長薩師俊、副艦長張天浤的珍貴史料,為全面研究中山艦提供重要線索。
據葉俊之先生的女兒葉黎介紹,其父在生命最后時刻,每天靠嗎啡緩解疼痛的情況下,仍在病床上審閱稿件,“父親希望帶著這本書,去另一個世界見中山航的官兵們。”
中山艦博物館館長王瑞華表示,《中山艦百年》一書是中山艦博物館、台灣湖北同鄉會、辛亥首義同志會等兩岸機構與歷史研究學者合作完成,是全面反映中山艦的一部“百科全書”,具有存史資政的作用。(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