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琥珀收藏:不宜盲目跟風追求品種和產地
在剛剛結束的“2015中國國際珠寶展”上,琥珀無論是展品數量還是參展商數量,都遠超往屆。在廣州荔灣廣場,一樓近過半的旺鋪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都賣起了琥珀。
一方面是市場熱度不減,另一方面卻是琥珀的市場價格跌宕起伏、質量參差不齊甚至屢屢發現假貨。琥珀市場的真實情況到底是怎樣的?
壹
琥珀行情是漲是跌?
主持人:前幾年琥珀的價格很瘋狂,不斷地漲價,商家根本不愁賣。但去年以來,琥珀的價格卻一下跌了,但也有人說高檔的東西價格並沒有跌。到底現在琥珀的真實行情怎樣?
關分兆:琥珀價格是在2012年開始起步的,2013年價格一下子暴漲起來。到了2013年底、2014年初,俄羅斯和烏克蘭這兩個全球琥珀的主產區局勢緊張,無暇對礦區進行過多的監管,大批的琥珀被偷挖出來,走私到了中國。2013年是中國市場上琥珀最瘋狂的時候,剛好需要大量的原料,於是在2013年底、2014年初,中國迎來了琥珀市場的高峰。
到了2014年年中,中國琥珀市場的供求關系發生了變化,供過於求,原料價格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跌。以前商家賣什麼,客戶都沒有要求,后來供過於求,馬上變成了客戶要什麼,商家就照著做什麼。
到2014年年底,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局勢趨於平穩,對礦區的監管又開始嚴起來,通過偷挖、走私流入中國的原料也少了。所以現在國內市場上琥珀好料並不多,好料的價格已回升到2013年的水平,但質量較差的料,價格的確還在跌。
謝國雄:2014年中國琥珀市場發生大變化,還有一個原因是外界資金的進入,導致價格大變動。到今年,琥珀的價格已比較穩定了,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客戶對琥珀品質的要求都變高了。但自從俄羅斯官方禁止琥珀原石出口后,新的原料進不來,大家都在賣存貨,優質的貨源還是供不應求。
貳
品種之爭:60多克的“白蜜”開價過百萬
主持人:現在喜歡琥珀的人越來越多,琥珀也被分出越來越多的品種,前段時間大家都在追“滿蜜”,最近又開始追“雞油黃”。
謝國雄:“白蜜”就是近期市場關注的熱點。前段時間深圳一個琥珀專業市場開業,三件“白蜜”就開價三百多萬元。去年“白蜜”還沒受關注時,我一克也就賣兩千多元,都是一有貨馬上就被買走了。今年上半年有一件叫價三十多萬元的,我猶豫了一下沒出手,沒想到現在一件60多克的已經叫價過百萬元了。
關分兆:“白蜜”的市場供應量太少,所以價格才被炒得這麼高。但對“白蜜”我始終抱懷疑態度,幾十年后還是不是這麼白?極有可能它會比其他品種的琥珀,比如“雞油黃”的變化更大、更明顯。現在三百多萬元買三件東西,幾十年后的價值可能還不如現在的“雞油黃”。做古玩收藏的人追捧的可能是出於物以稀為貴的原因,但如果是個人收藏,我自己並不推崇。
王雅玫:原先“白蜜”和蜜蠟的價格沒有太大差異,現在價格差得太遠了。“白蜜”在琥珀的眾多品種中有其特殊性,其密度是琥珀中最低的。一般的琥珀需在飽和鹽水裡才能漂浮起來,而“白蜜”在普通水裡都能漂浮,因為其本身富含大量的雲霧狀微小氣體包體及揮發成分。
主持人:去年很多人公認最好的琥珀是多米尼加“藍珀”,現在“藍珀”還這麼受歡迎嗎?
謝國雄:“藍珀”的數量也非常少,所以價位現在仍然很高。但相比而言,“白蜜”的數量更少、更稀有,所以才炒得那麼高。
關分兆:我一直想知道,“藍珀”的藍色,會不會也隨著時間而發生變化?
王雅玫:會有一點點。對“藍珀”的顏色成因,現在有三種推斷,我們檢測中心目前正嘗試通過新的測試技術,揭示藍珀的藍色成因。
現在已知的是,“藍珀”放置的時間長了(其實不止“藍珀”),表面的確會發生一些變化。原先表面拋光得很亮的,時間長了會有點發蒙,沒那麼亮,藍色的色度也會降低,但隻要經過簡單的重新拋光,“藍珀”就會恢復原樣。
主持人:所以對琥珀不同品種的追求,我們不應該盲目地跟風。
三
產地之爭:波羅的海的琥珀最優?
主持人:造成不同琥珀價格相差懸殊的,除了品種之分,還有產地之別。不同產地的琥珀品質真的差別很大嗎?市場上有時說產自烏克蘭的好,有時又說不好﹔有時說產自的俄羅斯的好,有時候又說不好﹔還有波羅的海和緬甸這兩個產地,爭議都非常多。到底琥珀的產地有沒有明顯的優劣之分?
王雅玫:波羅的海沿岸國家是琥珀的主要產地,包括俄羅斯的加裡寧格勒、波蘭、立陶宛、烏克蘭等。距今3000萬至6000萬年前,北歐大量鬆柏綱植物分泌的樹脂,隨著地殼的快速下降被埋藏在地下,在溫度、壓力及還原環境等作用下,原始樹脂經不斷失去揮發成分並聚合、固化形成了琥珀。被包裹的動、植物就成了“活化石”。總的來說,中生代琥珀較少,新生代第三紀是地史上產生琥珀最多的時代。波羅的海琥珀顏色以黃色系為主,表現為不同深淺的黃色調,透明度各異,多為不透明的蜜蠟,少量為透明的琥珀。其中含5%-8%對人身體健康有益的琥珀酸。
緬甸琥珀是亞洲重要的琥珀產地,也是最古老的有商業價值的琥珀。它形成於白堊紀,距今約1億年。緬甸琥珀色彩豐富,按顏色可分棕珀、金珀、血珀、根珀等品種,而且每個品種之間有過渡色。總體顏色偏棕色。血珀、翳珀為天然成因,是緬甸琥珀中的特色品種,部分琥珀具有熒光反應,疊加在體色上形成金藍、紫羅蘭等變種,緬甸的根珀外觀類似樹木的紋理,是深受工藝大師喜愛的巧雕素材。
而多米尼加、墨西哥均有“藍珀”產出,這兩個產地的地理位置相近,形成時代約為1500萬-3000萬年,均為豆科植物源,所以出產的琥珀外觀很相似。其中多米尼加最出名的是“天空藍”琥珀,墨西哥幾乎不見。但墨西哥也有類似多米尼加那種很高藍的品種,只是產量太少,大多數墨西哥出產的“藍珀”整體顏色偏藍綠色。
遼寧撫順琥珀是中國的重要琥珀產地,形成於距今5000萬年,其植物源主要為柏科植物。撫順的琥珀主要賦存在含煤盆地的煤層中,屬於原生礦床。撫順琥珀目前已接近枯萎。所以不同產地的琥珀特征肯定是不一樣的。
關分兆:中國市場上的琥珀,主要還是以波羅的海產區的為主,其中又以俄羅斯、烏克蘭的料為主。這兩個產地的琥珀相似度達到了99%,檢測很難分辨出。但存放久了,這兩個產地的琥珀卻會發生不同的變化。
相比之下,烏克蘭的會比較完美,而俄羅斯的料存放半年以上后,顏色會慢慢變黑。所以如果是用作配飾追求完美,可以選擇烏克蘭的琥珀。如果是收藏,那就沒必要區分產地了。經過幾十年后再看,估計大家的變化都差不多。
肆
造假技術先進,塑料仿琥珀幾可亂真
主持人:除了品種、產地之分,琥珀還有“新蜜”和“老蜜”之分,市場上還有中東蜜蠟、西藏蜜蠟、非洲蜜蠟?
王雅玫:琥珀的叫法這麼多,其實有一些是文玩界的推廣。我覺得可以簡單地分為古董蜜蠟和蜜蠟。蜜蠟中又可進一步分為“新蜜”和“老蜜蠟”,但琥珀的老與不老,行業內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時間標准。比如佩戴了十幾年的蜜蠟,在佩戴的過程中自然氧化,表面的顏色變深了,你說這算不算老蜜蠟?即使在不同的自然環境,相同的蜜蠟也會發生不同的變化。所以我建議大家不要盲目地膜拜老蜜蠟。消費者更應注重琥珀所表現出的古朴雅致、含蓄庄重的裝飾價值。文玩界的朋友願意收藏一些年代相對久遠、有佩戴或盤玩歷史的“老蜜蠟”另當別論。至於古董蜜蠟是先人留下的文化遺產,它沉澱著歷史、文化、社會信息,是無法被取代的,所以古董蜜蠟更多保留在博物館。
而至於中東蜜蠟、非洲蜜蠟,基本都是塑料制品,根本不是琥珀。
關分兆:還有一種中東蜜蠟的確來自中東,但產區還是波羅的海,只是歷史上是從波羅的海收購到中東的,現在百年之后再銷售。
主持人:也就是說現在市場上的中東蜜蠟應該分為兩種,那些顏色、色彩非常豐富的都是塑料,另一種就是來自中東的老蜜蠟,但原產區還是波羅的海。
王雅玫:那些塑料的“中東蜜蠟”的制作技術最早是德國人發明的,后來通過中國台灣流入了內地,前幾年很多人不懂,一個塑料仿的手串還能賣到五六千元。
現在大家都知道波羅的海沿岸國家出產琥珀,很多人到波蘭等國家旅游,肯定都要去當地的琥珀街走一圈,買回來的東西混雜有很多的塑料或是再造琥珀。
主持人:現在市場上大多數仿制的琥珀都是塑料造的?
王雅玫:現在市場上的琥珀仿制品一種是柯巴樹脂,即半石化的樹脂﹔第二種是塑料﹔還有就是人工再造琥珀(商業又稱為二代琥珀)。隻要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琥珀品種,都可以再造出來,比如再造血珀、再造金珀、再造白蜜、再造新蜜蠟、再造老蜜蠟。用於再造的材料可以是碎粉,也可以是碎塊料。早期人工再造的琥珀很容易識別,現在技術改進了,再造琥珀越來越逼真,檢測的難度越來越大。
主持人:所以現在的珠寶單純隻靠眼鑒別真的很困難,比如市面上一些看著很漂亮的琥珀,幾百塊錢就能買到一串手串。很多剛接觸琥珀的人,怎麼分辨真假?.
王雅玫:我覺得,最簡單的就是堅信天上不會掉餡餅,一分錢一分貨。現在到一些網站上搜索“老蜜蠟”,出來的幾百元一串的老蜜蠟手鏈基本是塑料。
由於造假技術進步很快,隻要香港珠寶展、波蘭的琥珀展一結束,馬上就能看到各式各樣新的造假產品,我們檢測的難度一下子就加大了很多。如在再造“金珀”的基礎上又疊加了“爆花”處理技術,還有再造的“植物珀”、再造的柯巴樹脂等,不斷挑戰檢測機構的檢測水平。
關分兆:琥珀的仿制品這麼多,我建議一定要到權威的檢測機構去出証書。千萬不要迷信朋友介紹,或覺得某家知名商場值得信賴,現在的造假做得太逼真了,我們內行的人都可能看走眼,商家也有可能在進貨時被騙了。
王雅玫:曾經有一位消費者拿了5件琥珀來送檢,價值一萬多的琥珀經檢測都是塑料的。當時那位消費者感覺很費解,因為這些東西都是她看著商家從原石打磨出來的。我告訴她,現在用塑料造的琥珀原石都做得很逼真。
主持人:沒錯,現在塑料做的琥珀原石的確很逼真,黑色的皮,一開裡面還有蜜。
王雅玫:各種各樣塑料造的琥珀都很逼真,連帶皮巧色的琥珀都能造出來。
謝國雄:最近廣州荔灣廣場也能看到這種東西,雖然做得很逼真,但我們行內人仔細看還是能分辨得出來的,紋理還是太均勻了。
王雅玫:也有不均勻的,有的塑料仿老蜜蠟簡直跟老蜜蠟一模一樣,我收集了很多仿制品標本,早期賣得還挺貴。
伍
收藏琥珀不要光盯著升值
主持人:琥珀加熱是“優化”還是“處理”?
王雅玫:按國標規定,琥珀的“熱處理”是為了“改善顏色等外觀”,屬於“優化”范疇,在檢測証書中不用特別標出﹔而“染色”、“填充”和“有色覆膜”都被列為“處理”,在証書中必須明示。
對琥珀的優化和處理,我認為是蘿卜白菜各有所愛。自然界新開採出來的琥珀肯定都是“新蜜”的顏色和質感,要達到接近年代久遠的“老蜜蠟”的顏色和外觀,必須經過長時間的自然作用才能形成。人工對“新蜜”進行加熱處理,也能在短時間內達到“老蜜”的顏色和效果,熱處理烤老蜜蠟技術模擬的就是自然界自然氧化的過程,在加熱的過程中讓新蜜的表面發生老化的過程。
所以我覺得不要過多去推崇或者貶低某個品種。有人喜歡經烤色處理的血珀﹔有人喜歡具有“太陽光芒”包裹體的爆花琥珀,這些都屬於熱處理的產品。
主持人:現在還有人會對琥珀進行噴油處理,為什麼要這樣?
王雅玫:噴油的專業術語是覆無色膜,在珠寶玉石的國家標准中屬於優化范疇,應該是中國琥珀加工雕刻件的特色。覆無色膜主要是為了改善琥珀的耐久性,增強光澤。因為琥珀會跟空氣中的氧氣或其他有機物發生反應,表面覆無色膜是為了延緩這些反應。
主持人:現在琥珀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很多商戶都在比拼低價,這也是造成了琥珀質量良莠不齊的一個原因。
關分兆:去年我還是跟著市場做生意,什麼東西好賣我就賣什麼。到今年4月份,我開始發現這樣不對,所以改變思路,開始在鑲嵌、切工上下功夫。后來店長跟我反饋,說有消費者認為我們的東西太貴,我說不怕,好東西不怕價格貴。
謝國雄:我們也一樣,現在不會去跟別的商家拼低價了,我們要在工藝上尋求突破,做有自己特色的東西。
王雅玫:這才是市場的正道。所以商家一定要在工藝上下功夫,在文化上做文章,琥珀文化跟中國的玉文化一樣,很古老很豐富,有待大家去挖掘。
此外,現在很多消費者都有個觀念,買什麼東西都想著要保值、升值,我特別不贊成。珠寶主要的功能就是裝飾,不是都能當作傳家寶的。如果一定要買個傳家寶,那就選擇具備這個作用的東西去買,一般的消費者買珠寶,我覺得還是要放寬心態。
特邀嘉賓
王雅玫 (琥珀行家)
關分兆 (琥珀行家)
謝國雄 (琥珀行家)
嘉賓主持
趙利平
(收藏家、廣東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團成員、廣東省文化學會副會長)
(來源: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