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郟縣"神秘"紅石古寨 傳承古村落建筑文化(圖)

2015年12月12日19: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河南郟縣"神秘"紅石古寨 傳承古村落建筑文化(圖)

河南郟縣“神秘”紅石古寨傳承古村落建筑文化(圖)

圖為臨灃寨裡造型各異的屋脊 楊大勇 攝

圖為用紅石砌成的臨灃寨城牆。 楊大勇 攝

  中新網平頂山12月12日電(記者 楊大勇)紅石牆外蘆葦蕩漾,紅石牆內建筑古朴,精美的磚雕、石雕、木雕、彩繪及條石大台階……在河南郟縣,一個具有140余年,被譽為“中原第一紅石古寨”的臨灃寨,在森寒的冬日裡顯得安靜而又神秘。該縣堂街鎮臨灃寨保護開發辦公室的尹亮亮介紹,臨灃寨始建於明朝末年,是中原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古村寨,該寨有許多傳奇故事和待解之謎。

  12日,記者造訪臨灃寨。在這裡,大片枯黃的蘆葦在風中蕩漾,高大的紅色石牆內露出一個個古朴屋脊。當地人士向記者介紹,該寨呈不規則橢圓形,城牆為純一色紅石筑砌而成,被譽為“中原第一紅石古寨”。

  臨灃寨寨牆高7米,全長1100米。寨西門門洞高3.2米,寬2.7米,門樓高5米,稱“臨灃”門,取臨“灃溪”之意,臨灃寨因此而得名。紅石牆上的槍眼、炮樓、垛口……不僅記錄著歷史,還展現出140多年前的建筑文化。

  進入寨內,記者看到房舍多為磚木脊坡式瓦房,有的規模宏大、風格獨特,還有四合院多處,有清一色紅石筑砌而成的三間明代民居。繡樓、學堂、花園、車馬場……一應俱全﹔造型各異的房檐屋脊、精美的石刻、獨特的條形石……令人贊嘆。

  臨灃寨保護開發辦公室的尹亮亮邊走邊向記者介紹著。一個個庭院,像似在迷宮裡行走,如果沒有熟悉的人帶路,很難找到出口。尹亮亮稱,該古村落始建於明朝末年,重建於清同治元年,是中原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古村寨,被國家有關部門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圖為臨灃寨裡正在摘辣椒的村民。 楊大勇 攝

  不過,這些榮譽隻能說明臨灃寨的建筑和歷史古老,而臨灃寨裡發生的傳說更為傳奇。這些年來,尹亮亮在閑暇之余,一直在研究臨灃寨的歷史、故事和建筑,以及寨中那些至今未解之謎。

  如今,該村中還有一些村民在此居住,紅牆、古村、人家,顯得安靜、祥和。尹亮亮坦言,按照歷史文化名村要求,需要保持原住居民血緣傳承的完整性,需要從保護建筑的角度減少居民。(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東京奧運會今日看點:中國隊向女子蹦床金…
  2.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發布一批干部任前…
  3. 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4. 初心砥柱天地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
  5. “祝融號”火星車累計行駛708米!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