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盜墓理由:取土燒磚 盜取頭蓋骨治病(圖)

2015年12月15日08:5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奇葩盜墓理由:取土燒磚 盜取頭蓋骨治病(圖)

奇葩盜墓理由:取土燒磚盜取頭蓋骨治病(圖)

  中新網12月15日電(宋宇晟)近日,一則“磚廠涉嫌從漢帝陵取土燒磚”的新聞引起網友關注。此前,中國的盜墓理由不外乎取財與復仇。而今天的“取土燒磚”又為挖墳掘墓添加了新的理由。

曹操墓墓道。

  盜墓古已有之

  事實上,挖墳掘墓在中國古已有之。雖然在中國古代,這種事為一般人忌諱,但總有些“不一般”的人不那麼在意。

  魏文帝曹丕就曾言:“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國,亦無不掘之墓也。”曹丕這麼說當然是有依據的。漢末三國時期就是中國古代盜墓高發期之一,而曹丕的父親曹操則被認為曾動用軍事力量參與大規模“盜墓”。

  三國時陳琳所寫的名作《為袁紹檄豫州》中就有這樣句子,“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這篇袁紹討伐曹操時的檄文指責了曹操的盜墓行為,還稱其特設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職,專司盜墓。

  當然,來自敵人的說法並不一定可靠。不過,這“發丘”、“摸金”的說法卻為后世繼承了下來。及至今日的一些盜墓小說中,則將其列為盜墓門派,大加想象。

  理由不外乎復仇與取財

  中國古代的盜墓理由不外乎取財與復仇。這其中最為普遍的盜墓動機就是劫取墓主的隨葬物品。

  晉人皇甫謐就曾這樣記述,“豐財厚葬以啟奸心,或剖破棺槨,或牽曵形骸,或剝臂捋金環,或捫腸求朱玉”。

  而歷史上為財盜墓的事例也屢屢見諸記載。這當然與中國古代的厚葬風俗有不小的關系。

  例如在崇尚厚葬的漢代,很多漢墓在當時就已經被人盜掘。漢文帝霸陵在成書於漢代的《史記》中就已有被盜的記載,當時還發現了大量的“瘞錢”。漢武帝的茂陵也是多次被盜。在劉徹死后幾年,茂陵就已遭盜掘,當時甚至還有人在扶風(今陝西省扶風縣)買得墓中所葬玉箱、玉杖二物。

  而出於復仇的盜墓在歷史上也不鮮見。其中最為有名的當屬伍子胥。

  民間流傳頗為廣泛的說法是,因遭楚太子少傅費無忌陷害,父、兄均為楚平王所殺,伍子胥被迫出逃吳國,發誓要搞垮楚國,以報殺雪恨。公元前506年,在孫武攻破楚國城池,成全吳王“春秋五霸”地位后,伍子胥找到死去不久的楚平王陵墓,把其尸體挖了出來,用鞭子抽打解恨,一直抽了三百下才住,此即“鞭尸三百”典故。

  但《越絕·吳內傳第四》對此事曾記載“子胥將卒六千人,操鞭笞平王之墳”。這還曾引發現代學術界“鞭尸”、“鞭墳”之爭,有說法認為伍子胥當年根本未鞭尸,僅是鞭了楚平王的陵墓。

  盜墓的職業化與反盜墓

  前述“盜墓”之例不乏官方行為,而在民間的盜墓更是未曾禁絕。

  事實上,在中國古代,盜墓曾經成為一些地域的普遍風習,甚至成為一些家族的營生手段。

  唐人李商隱曾在其撰寫的《雜草》卷上說到“惡行戶”,其中第二種就是“世代劫墓”。可見,職業盜墓者的行為和技術往往世代相承。

  而相應的,反盜墓的手段也頗為發達。除了封固墓門、設置機關等方法外,讓人找不到陵墓所在也常常被採用。

  如傳說中,就有曹操“七十二疑塚”的說法。流傳至今,曹操墓也還存在一些爭議。

  近日,磚廠就地取材用黃土燒磚,多年來取土面積不斷擴大,范圍向不遠處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渭陵延伸,這一現象被一名文物愛好者觀測衛星照片發現,並在網上公開。一位曾參與渭陵調查勘探的專家認為,磚廠取土已侵入了渭陵的建設控制地帶,這一區域屬於渭陵陵園夯土垣牆。“磚廠不僅破壞了2000多年前的陵園垣牆,還用垣牆夯土來燒磚售賣,這太荒唐了。” 圖片來源:華商網

  另類的盜墓

  本文開頭所述的“取土燒磚”應該就算是個並不常見的盜墓理由。

  這所咸陽市規模最大的磚廠正位於西漢元帝渭陵附近。而一名在此工作了10余年的工人曾稱,磚廠一直挖附近的土燒磚。磚廠的東北方向,就是渭陵內的帝陵封土。

  “如果買黃土,還要加上材料費、運費,實在不劃算。”工人表示,此前磚廠一直就近取材挖掘黃土。“燒出來的磚質量好得很,附近都是埋皇帝的,土質沒問題。”

  還有為了治病而盜墓的。今年10月有媒體報道,南昌一男子為了給患有精神疾病的女兒治病,不斷潛入深山挖墳盜取頭蓋骨。該報道還特別指出,當該男子如願將偏方制成給女兒服用后,並沒有療效。

  此外,今年還曾出現了默片時代的電影大師、已故德國導演F·W·茂瑙的頭顱被人從墓中盜走的事件。

  德國媒體報道稱,在茂瑙的電影中就曾出現過這樣的情節:一群盜墓賊打開了一個導演的金屬棺材,弄走了他的遺體。而據警方透露,在墓地現場發現了一些蠟燭滴落的痕跡,警方懷疑小偷當時點蠟燭有可能是在舉行某種神秘儀式。還有網友猜測這或許是骨灰級粉絲所為。

(來源:中國新聞網)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東京奧運會今日看點:中國隊向女子蹦床金…
  2.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發布一批干部任前…
  3. 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4. 初心砥柱天地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
  5. “祝融號”火星車累計行駛708米!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