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傳"問世 出版方:屠呦呦其實不願給自己出書

2015年12月16日08:23  來源:京華時報
 
原標題:"屠呦呦傳"問世 出版方:屠呦呦其實不願給自己出書

“屠呦呦傳”問世出版方:屠呦呦其實不願給自己出書

14歲時,屠呦呦哥哥送給妹妹的照片。書中插圖

屠呦呦11歲時與媽媽合影。

  首部全面記錄屠呦呦女士過往經歷的傳記《屠呦呦傳》,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昨天,人民出版社政治一部主任張振明接受採訪時透露,一開始屠呦呦是不願意出這本傳記的,“她對名利看得挺淡的,不想宣傳自己。后來中國中醫科學院的領導勸說她,出這本書不是宣傳個人,是讓大家看到中國醫學的發展和變遷,她才同意出。”

  內容揭秘

  還原“中藥”“鋼鐵”的愛情

  10月5日下午,85歲的屠呦呦因發現青蒿素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后,很多網友將屠先生名字與《詩經》聯系起來:“呦呦鹿鳴,食野之蒿”。《屠呦呦傳》第一章就講述了屠濂規給女兒起名字的過程:女詩經,男楚辭,是中國人古已有之的取名習慣。父親吟誦完“呦呦鹿鳴,食野之蒿”,又對仗“蒿草青青,報之春暉”……這四句滿滿童話的詩使呦呦度過了詩意的童年。

  書中收錄了130余幅她本人珍藏的照片,幼年的屠呦呦和母親,是現在能找到有關屠呦呦的最早照片。“長得還蠻清秀,戴眼鏡,梳麻花辮,寧波小娘的樣子”,這是老輩的家鄉人對屠呦呦青蔥歲月的印象。在寧波名校“效實中學”學習時,屠呦呦整體成績平平,語數外平均70分左右,唯獨80多分的生物比較突出。

  全書通過對她本人和家人、同事、同窗、學生的探訪,還原了很多其生活、成長、愛情細節的小故事。屠呦呦14歲,哥哥屠恆學在贈給妹妹的照片背面寫道:“呦妹:學問是學無止境的,所以當你局部成功的時候,你千萬不要認為滿足,當你不幸失敗的時候,你亦千萬不要因此灰心。呦呦,學問決不能使誠心求她的人失望。”

  書中“研究實習員的愛情”一節記錄了屠呦呦和丈夫李廷釗的故事。兩人是效實中學的同學,在李廷釗姐姐的撮合下走到一起。那時李廷釗在馬鞍山鋼鐵廠工作,有朋友戲稱,他與屠呦呦的結合是現代(鋼鐵)與傳統(中藥)的融合。婚后,屠呦呦不善於做家務,家中大小事務基本由先生全包。

  出版故事

  單位勸說下同意出書

  與市面上的名人傳記相比,《屠呦呦傳》不厚,總計8萬字,不到200頁。這部書從策劃到出版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是人民出版社近年來出版速度最快的書之一。張振明表示,為這本書編寫工作出力的人很多,包括採訪過屠呦呦的記者,屠呦呦的學生、朋友,而遇到的最大難題是“屠呦呦本人不願出這本書”。

  張振明說:“一開始她不同意出這本書,她對名利看得挺淡的,不想宣傳自己。后來中國中醫科學院的領導勸說她,出這本書不是宣傳個人,是讓大家看到中國醫學的發展和變遷,也讓大家看到整個研究團隊的努力和艱辛,是在全社會普及科學精神的需要,她才同意出。”

  在翻看書稿時,張振明很突出的一個感受是屠呦呦的愛國,“她不是虛的,當時她接受研究青蒿素的任務時個人處境非常困難,丈夫也下放了,但是一聽說是國家需要,二話不說就接受了。后來三四年不回家,女兒都不認識她了。”另外一個感受是屠呦呦的“執拗”,“她認准的事情就會努力去做,當時藥學是冷門,比如當年在北大讀書時,別人都選擇熱門的藥物化學專業,當時生藥學是冷門,但是她喜歡就堅持要去做,還有就是她的創新意識。”

  屠呦呦的學生王滿元博士參與了全書的編寫工作,他說:“屠老師獲獎以后,網上的各種報道比較多,也有一些道聽途說和杜撰的內容。我們這本書首先保証的就是完整性和真實性,圖片也很珍貴,很多照片和描寫的場景我也是頭一次見。”為人低調是王滿元對老師的最大印象,“80年代她在研究領域就很有名了,1995年就參加了世界婦女大會,一直到2011年拉斯克獎,中間這個過程也挺長了,近20年的時間她一直安於工作。”

  京華時報記者田超

(來源:京華時報)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東京奧運會今日看點:中國隊向女子蹦床金…
  2.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發布一批干部任前…
  3. 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4. 初心砥柱天地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
  5. “祝融號”火星車累計行駛708米!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