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亦城在現場講解甜食知識
中新網北京12月16日電(上官雲) 16日下午,《博物》雜志制作總監郭亦城攜新書《嗜:戒不掉的甜蜜》在北京舉辦分享會。提到書中提及的各類甜食以及制作原料,郭亦城半開玩笑地說,“甜”是一種能夠帶給人歡愉的味道。
《嗜:戒不掉的甜蜜》是中國國家地理·圖書的“科學吃貨”系列第一本,介紹了巧克力、太妃糖、蛋糕點心、果脯蜜餞等各種甜食,以及它們各自的原料、歷史、制作工藝流程。全書還附有12道米其林餐廳專供甜品配方。
“出版這本書,我們是希望讓科普與時尚生活結合,大家足不出戶,自有甜蜜。”主辦方說,“西方生理學家的一項實驗結果証明,對甜的嗜好是人與生俱來的習性。”
在分享會上,郭亦城還談到了有關甜品的趣味科普,比如甜味劑的分類、可可粉的提煉、糖的幾種類型、蜂蜜的由來與形態等內容,亦提到了巧克力的由來以及發展史。
“最開始,可可幾乎等同於咖啡,被用來做飲料或者甜食中的一味調料。比如18世紀的烹飪書中,總有幾頁留給可可。”郭亦城也提及,后來托馬斯·凱基把可可豆直接磨碎加熱,意外得到了巧克力。
為了讓到場讀者們有更加直觀的認識,郭亦城還與甜品師鐘峰一起,共同為讀者演示了以巧克力粉作為原料的甜品制作過程。鐘峰說,這道SLV甜品名為“心太軟”,外形看上去就是一塊圓圓的巧克力。
“其實,如果沒有可可脂,單憑可可粉是無論如何也變不成巧克力的。”郭亦城解釋道,隻經過壓榨制成的天然可可粉,帶有明顯酸味,沒有巧克力那種誘人色澤,“所以,在制作糕點一類的甜點時,通常會混入少量的小蘇打,既中和了酸味,又能使成品的顏色變深”。
“甜是一種能夠帶給人歡愉的味道。”郭亦城表示,甜品和糖的世界實在廣大,吃得溫情,也要吃得明白。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