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當代作曲家的任務之一就是開拓音樂的邊界

2015年12月17日09:59  來源:文匯報
 
原標題:專家:當代作曲家的任務之一就是開拓音樂的邊界

  ■本報記者 徐璐明

  對於當代音樂,不少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無調性”“聽不懂”。近日,一場由美國蜜沃斯弦樂四重奏帶來的當代音樂會在上海音樂學院的賀綠汀音樂廳舉行。在這場音樂會上,蜜沃斯弦樂四重奏演奏了多位當代音樂家的委約作品。面對這樣的觀點,本場音樂會的作曲家之一、上海音樂學院教授溫德青並不認同:“你能想象美術愛好者隻看達芬奇、拉斐爾,而不愛畢加索嗎?時代在變,審美的眼光在變,人們的耳朵也在變。如果上海的音樂舞台上隻有貝多芬、莫扎特而沒有當代作品加入,我們的音樂甚至整個精神文化享受的金字塔尖就始終缺了一塊。”

  當代音樂已滲透我們的生活

  汽車彈簧墊的震動聲、燒烤架刮擦聲、玻璃瓶摩擦聲……這些音樂素材在傳統的愛樂者眼裡,多少有些陌生甚至怪異。然而,在業內人士看來,很多當代音樂的創作帶有實驗、先鋒的屬性,“介於音樂與噪音之間”,顯得“小眾”實屬正常。“但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小眾’音樂,才使得我們現在的音樂更豐富多元。”溫德青告訴記者,當代作品最重要的一個特質就是“創新性”,“當代作曲家的任務之一就是開拓音樂的邊界,挖掘音樂新的可能性。樂器在更新、發展,寫音樂的方式也在發生變革。這些新的可能性將對整個社會具有啟發性。”

  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系主任葉國輝則形象地用“F1”賽車來形容當代音樂在現代社會中的作用。“你在馬路上是看不到F1賽車的,但現代車上大部分的技術,都是從F1賽車上發展而來。”

  汽車工業的“F1效應”同樣適用於解讀當代音樂對社會的作用。“許多人覺得當代音樂離大眾生活很遠,但事實上,無論是從技術,還是從音樂本體而言,當代音樂早已經滲透入我們現代生活的方方面面。”葉國輝舉例說,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5.1聲道音響系統,就是隨著電子音樂的產生發展而來。而手機鈴聲編輯軟件、音頻處理App等,也都是當代音樂發展的“衍生產品”。而很多當代音樂“先鋒派”創作的音樂寫作技法,也已經被充分借鑒到流行音樂、音效的創作中。最近大熱的好萊塢大片《碟中諜》系列電影的主題曲讓觀眾“過耳不忘”,但其本質上就是電子音樂,同樣屬於當代音樂的范疇。

  “聽不懂不可怕,隻怕不來聽”

  相對於古典音樂將旋律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當代音樂更加多元。當代作曲家更關心社會、環保、戰爭等重大議題,因此,當代音樂能夠更多地介入到社會當中。“音樂史是一代代走過來的,需要不斷有新的東西填充。我們不能一直停留在19世紀,我們這代人要有新的貢獻。”溫德青說。就全球范圍而言,除了林林總總的當代音樂節,當代音樂的普及與教育在音樂教育體系裡也已經佔據了重要地位。葉國輝介紹,法國政府對當代音樂的推廣給予了巨大的資金支持,甚至提出了“讓所有的法國幼兒園學生都懂得當代音樂”的口號。“當代音樂對兒童的啟發和教育是其他藝術形式所很難比擬的。當礦泉水倒在杯子裡面的聲音,通過麥克風接入電腦,再通過音頻處理軟件轉化為豎琴的聲音播放出來,這樣的‘實驗’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新思維,可謂是終生受益。”

  不過,當代音樂目前在中國演出機會少、觀眾層面窄、發展空間較為局限,這與當代音樂的演奏難度息息相關。中國的樂手從小接受的是古典音樂的演奏技巧訓練,一旦頻道切換到當代音樂,就難免有些難以招架。

  “聽不懂不可怕,隻怕不來聽。”畢竟觀眾聽到了國際樂壇最前沿的當代作品,巨大的距離感和審美差異肯定存在。溫德青表示,希望觀眾能放下對當代音樂的成見,真正去現場聆聽一場音樂會。“不要非得等到22世紀才去聽個世紀的音樂。”他說,“如果你現在就能理解當代音樂,你就比別人多活了一個世紀。”

(來源:文匯報)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東京奧運會今日看點:中國隊向女子蹦床金…
  2.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發布一批干部任前…
  3. 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4. 初心砥柱天地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
  5. “祝融號”火星車累計行駛708米!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