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真人版動漫一定要長得像嗎?

2015年12月21日08:23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評:真人版動漫一定要長得像嗎?

  原標題:真人版動漫一定要長得像嗎?

  近日,由知名動漫作品《秦時明月》改編的同名電視劇正在電視和網絡平台播出,一些動漫“原作粉”在觀看后對此版本真人電視劇紛紛吐槽,而動畫版《秦時明月》總導演沈樂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他了解很多漫迷無法跨越二次元、三次元之間的心理障礙,但因為是在不同平台上以不同的藝術形式呈現同一部作品,所以在很多地方還是要有所創新,他呼吁粉絲理解。

  “原作粉”的不滿大部分來自劇情的差別與主角們的樣貌。女主角端木蓉在原動畫中是“高冷范兒”,而在電視劇中,由陳妍希飾演的端木蓉則性情大變成了一個開朗潑辣的妹子,相貌可愛有余而“高冷”不足的陳妍希也成為粉絲們嘲弄的對象。面對這樣的吐槽,主創曾回應,此次電視劇版採用了溫瑞安小說中端木蓉的原型,還原了端木蓉在“動畫前”的樣子。但對這個說法,動漫迷們並不買賬。

  當動漫作品真人化,不管是真人電視劇還是真人電影,觀眾最容易產生不滿和抵觸的環節就在“人設”,也就是“像不像”的問題。雖說真人很難“像”卡通,但動畫真人版影視作品中,倒也不乏“人設”優秀的精品,如日本的《死亡筆記》,憑借出色的化裝、造型能力和演員高度契合的相貌,令動漫粉絲津津樂道,而真人版《七龍珠》和《進擊的巨人》裡的人物扮相隻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其實,動漫形象與我們生活越近,就越容易真人化,動漫形象越像人類,真人版越容易被觀眾接受。所以,相比較《藍貓淘氣三千問》這樣的動畫來說,《秦時明月》拍真人版還是有優勢的。但是,盡管我們眼前時不時飄過“《秦時明月》是國內首部原創動漫被改編成真人電視劇登上熒屏的作品”這句話,但不得不說,電視劇《秦時明月》有點生不逢時——在今年的電視頻道上,前有《花千骨》、《琅琊榜》,后有《羋月傳》,觀眾對古裝造型劇多少有些審美疲勞了,加之原動畫中人物的相貌又相當細膩與夸張,兩方面原因疊加,細微差別都會被放大,粉絲不滿在所難免。

  那麼,動漫作品變成真人版一定要追求“長得像”嗎?也不盡然,最有說服力的當屬香港漫畫家牛佬的作品《古惑仔》,牛佬筆下的人物不仔細看服裝甚至分不出來誰是誰,長得都是一副香港本土漫畫的“流水線臉”,對照電影版《古惑仔》中鄭伊健、陳小春等人的臉,和漫畫原著中的陳浩南、山雞完全不同,但這並不影響導演和演員們通過表演和鏡頭處理把每一個角色塑造得有血有肉,以至於演員甚至取代了讀者心中的漫畫人物。

  畢竟,動漫作品的影視真人版不是Cosplay,“長得像”並不是改編的最大壁壘,“演得像”才是核心。和《古惑仔》類似,看《交響情人夢》、《流星花園》等漫畫的真人版電視劇時,觀眾並不會過度糾結於劇中的演員到底像不像漫畫裡的那個人。他們的“像”不在模樣,而在氣質。

  事實上,真人版動漫作品的目標受眾並不限於“原作粉”,如果只是針對這部分觀眾,直接制作動畫劇場版或者超長篇就可以了,比如《名偵探柯南》或《哆啦A夢》。而一旦選擇真人版,必須考慮到,很大一部分受眾可能對原作並不熟悉,沒看過原作的人不會在乎哪裡改了,誰長得不像,他們會用影視觀眾的眼光來評判作品優劣、水平高低。

(來源:中國文化報)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東京奧運會今日看點:中國隊向女子蹦床金…
  2.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發布一批干部任前…
  3. 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4. 初心砥柱天地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
  5. “雙減”助力教育良好生態(人民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