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音樂節也是城市競爭力

2015年12月21日10:08  來源:廣州日報
 
原標題:評:音樂節也是城市競爭力

  原標題:音樂節也是城市競爭力

  日前,一曲充滿異域情調的古箏重奏結束后, “2015年二沙島戶外音樂季”,伴隨著觀眾熱烈的掌聲正式落下了帷幕。歷時3個月的戶外音樂季共演出11場,吸引了場內外近兩萬人次參與活動。

  近些年,音樂節在國內遍地開花,成了廣受民眾歡迎的休閑方式。大至草莓音樂節、迷笛音樂節,小至校園音樂節、草地音樂節、沙灘音樂節等,均吸引無數人前來狂歡。在廣州,音樂節這一概念也正在被許多人熟知。二沙島戶外音樂節、中大草坪音樂節、彼岸花開搖滾音樂節等也正在以各自特色吸引觀眾,豐富著人們的文化生活。

  音樂節的興起,一方面與民眾日益增加的文化需求相關。倉廩實而知禮節,物質豐富了,對精神生活自然有更高的要求﹔精神壓力大,自然需要有釋放的地方﹔另一方面,受國外音樂節文化的影響。音樂節說到底也是個舶來品。戶外音樂節最典型與知名的兩個鼻祖是美國的伍德斯托克音樂節與英國格拉斯頓伯裡音樂節,這兩個音樂節已成為樂迷們的朝聖地,音樂人與嬉皮士們的嘉年華。不少知名樂隊甚至以能登上這兩個音樂節為榮。中西交流日盛,音樂節也逐漸被引入國內。

  日益受追捧的音樂節,其意義已不限於文化傳播,一個音樂節帶來的衍生效益是巨大的。

  首先,它以最直接的方式給都市人群減壓,也成為優質城市生活的著力點。露天的場地,震撼的音效,不受場地限制的觀眾群,集體狂歡,這種自由與開放,帶給台上台下極致的音樂體驗。不少音樂節還是零門檻,免費讓觀眾享受音樂熏陶。一場活動下來,幾天的疲憊消失殆盡,減壓效果杠杠的。而活躍於公共空間的音樂節,讓城市多了幾分文化味道,緊張的生活節奏舒緩了,悠揚的音樂讓人停下步伐欣賞音樂之美、城市之美。

  其次,它帶活了傳統音樂文化,為小眾樂隊提供成長平台。不少民謠音樂節深受年輕人歡迎,這些樂手也許名不見經傳,但他們有著對傳統文化的熱愛,通過音樂加工,將傳統文化融入音樂,形成獨具特色的民謠。音樂節是其釋放才華的平台,一次次演出讓他們圈粉無數。不少樂隊因此更火,如逃跑計劃、萬能青年旅店等。

  最后,一個出色的音樂節還是極具號召力的旅游資源,是搶眼的城市名片。2013年草莓和迷笛在北京上海的演出,共吸引了約36萬人次到場,其中草莓音樂節24萬人次,迷笛音樂節12萬人次。如此龐大的群體性盛會,吸金效應自然不凡,也帶動了當地旅游業,刷新了游客對當地文化的認識。

  回到廣州,作為一座資源豐富、人才輩出、多元開放的大都市,廣州目前也有不少音樂節盛會,但從長遠看,要努力培育具有“廣州味道”的音樂節文化。音樂節也是城市競爭力。從目前廣州的各類音樂節盛況,可以窺見民眾對這一休閑方式的喜愛,不妨趁機由政府搭台、文化唱戲,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音樂節品牌,讓有音樂才華的人得到展示平台,讓民眾享受高品質的文化產品,也讓廣州多一張含金量高的文化名片。

(來源:廣州日報)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東京奧運會今日看點:中國隊向女子蹦床金…
  2.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發布一批干部任前…
  3. 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4. 初心砥柱天地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
  5. “祝融號”火星車累計行駛708米!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