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戲曲周邊,腦洞越大越“圈粉”
動畫短片《戲癮患者》
明年一月,周小姐要出國學習一段時間,可為國外朋友准備什麼有特色的北京禮物,她犯了難。“原本想,京劇最能代表北京特色、北京文化,可是和京劇有關的禮品都沒什麼創意,主要就是各種玩偶,瓷的、絹的、塑料的,要麼就是水杯、T恤、鼠標墊這些老一套……”她逛了好幾家市場,也看了不少網店,還是沒有選到合適的禮物。其實,犯愁的不只是周小姐,許多戲曲從業者和愛好者,也在為開發戲曲周邊而絞盡腦汁。
網絡眾籌帶火衍生品
在前門的“北京禮物”品牌店,翰墨青衣動漫工作室推出的38元小花旦鑰匙扣,雖然形態可愛,但卻算不上是熱銷產品,一天也賣不了幾個。
翰墨青衣動漫工作室負責人朱龍斌說,工作室2012年成立的初衷,就是把京劇舞台上的戲曲人物,用動漫轉化成年輕人喜歡的形象,並通過這些人物來制作衍生品進行銷售。他們推出的戲曲人物,與傳統京劇臉譜、人物已大不相同,每個人物都設計得很萌。但由於還是在傳統市場上以傳統手段進行銷售,幾年下來,他們推出的100多個人物及其衍生品,效果一直不盡如人意,平均每個月銷售額也就兩三萬元。銷售不景氣,資金回籠慢,讓朱龍斌不敢擴大規模,“這種代銷模式你鋪得規模越大,前期投入的資金就越多,而我隻能這麼慢慢地小投入、小循環。”
這種慘淡,並非朱龍斌的“專利”。當下許多經營戲曲周邊的商家都與他一樣,面對冷清的市場,也和他一樣在掙扎。
傳統市場不好走,新型的網絡市場如何呢?前不久,朱龍斌在網上發起了兩次眾籌,一次是眾籌戲曲人物抱枕,一次是眾籌戲曲人物鼠標墊,雖然都是相對傳統的產品,但出乎意料的是,兩次眾籌居然都成功了。抱枕原計劃眾籌3萬元,結果在一個月時間裡超額完成任務。鼠標墊原計劃眾籌5000元,最后籌到了1萬元。雖然不過只是幾萬元,但也讓朱龍斌備受鼓勵,“還是應該多想辦法,多走一些以往沒走過的路,沒准就有驚喜呢!”
京劇漫畫變成暢銷書
“嘛呢?”
“看京劇。”
“啥戲?”
“倆腹黑老頭欺負一個小寡婦,沒溜兒皇帝調戲小蘿莉,叱咤風雲老大王晚上回家跪搓板……”
從《說段京劇你聽嗎——胖不墩兒超萌京劇漫畫》的這段宣傳語,就可以看出這是一本相當沒溜兒的書。當然,也可以說這是一本會“演戲”的書,漫畫作者胖不墩兒用自己的語言加上漫畫,把人們耳熟能詳的京劇經典《龍鳳呈祥》《大·探·二》《游龍戲鳳》等作品都做了一番重新解讀。《大·探·二》講的是明朝穆宗剛死的那些年,家中“窩裡斗”的故事﹔《龍鳳呈祥》講的是孫權為了要回荊州,跟周瑜兩人定了個美人計,騙劉備來結婚。誰知,嘿,這婚還就結成了……惟妙惟肖的人物、風趣幽默的語言,讓許多完全不懂京劇的讀者愛不釋手。
嚴格來說,胖不墩兒算不上戲曲人,隻能說是一個愛畫畫的戲曲愛好者。她在網上用自己的方式解讀京劇也純粹是覺得好玩兒,可沒想到這好玩兒居然玩兒出了名堂。因為在網絡上備受追捧,北師大出版社的編輯找上了她,要給她出書。其實出書也沒什麼,現在看書的人這麼少,這麼一本冷門兒的書,也不知道能賣幾冊。出乎意料的是,這一賣就是兩萬多冊,儼然成了暢銷書。
書還熱乎著呢,胖不墩兒在網上又紅了,她畫的漫畫版《舌尖上的京劇》又紅了。在這個系列漫畫裡,自詡為吃貨的她腦洞大開,將京劇和美食結合起來。《霸王別姬》裡的虞姬自刎,躺下變成一條紅燒魚﹔《昭君出塞》中冒雪出塞的紅衣昭君,變成了一盤糖拌西紅柿……戲曲策劃人謝岩經常會忍不住念叨,要是多幾個胖不墩兒這樣的人,京劇推廣會容易得多。他們有著熱愛戲曲的心,又能以業外的眼光來審視這門藝術,再用自己的智慧去包裝這門藝術,有時一個信手拈來的作品,甚至比國有院團的一部大戲更能為戲曲“圈粉”。
京劇動畫引來國外粉絲
正在繁星戲劇村舉辦的“戲夢浮生——戲曲主題藝術展”上,動畫短片《戲癮患者》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雖然只是用草圖一般的線條勾勒而成,但那些不同行當的戲曲人物,舉手投足都一板一眼,從裡往外透著股瀟洒勁兒,讓人格外理解劇中那位主人公怎麼會成為戲癮患者。
這部短片的作者鄒四維,是科班出身的京劇演員——國家京劇院的花臉演員。從小喜歡畫畫的他,喜歡在業余時間畫京劇人物漫畫。與別人不同,他筆下的京劇人物有更多日漫的影子,“作為一個京劇從業者,我知道京劇不只是優雅的,還有它的暴力美學和酷炫之處。”當鄒四維把自己業余愛好的成果發到網絡上時,立刻吸引了許多人的關注,甚至還有不少國外的粉絲。他對京劇形象獨特的解讀,還吸引了日本企業的關注,一家企業邀請他為蒙奇奇和HELLO KITTY設計京劇形象衍生品。一個京劇花臉演員儼然成了一個設計師。
與日本企業的接觸,也讓鄒四維對衍生品開發和知識產權有了更多認識。他說,現在戲曲周邊之所以千篇一律,就是因為開發者隻在行業下游下功夫,而忽略了上游的重要性,“現在戲曲衍生品往往是從舞台上的真人演出,直接轉化成衍生產品。那些動漫形象雖然萌,但這個過程太生硬,受眾自然很難接受。”他認為,要想做好戲曲周邊的開發,不能像現在只是用現有的公共IP去開發,而應該有獨特的自有IP,才具有不可替代性。
“我要創造出屬於我自己的IP,並以此為核心做有創意的京劇周邊產品。”眼下,鄒四維正在籌備制作一部京劇動漫劇集。“在這個圈子裡,成天總聽人說京劇要怎麼創新改革,但花了很多錢,做了很多戲,效果似乎也不太好。我想試試看,能不能憑借一己之力把這層窗戶紙捅破。”他的話聽上去有點狂,而且京劇演員推出自有IP也並不易,但中國戲曲傳承正需要這樣敢於腦洞大開的年輕人。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