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之路·隴東記憶"西安開展 西戎義渠"豪車"亮相

2016年01月07日18: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帝國之路·隴東記憶"西安開展 西戎義渠"豪車"亮相

“帝國之路·隴東記憶”西安開展西戎義渠

圖為復原的“豪車”局部。 田進 攝

圖為民眾參觀展覽。 田進 攝

  中新網西安1月7日電 (記者 田進)隨著電視劇《羋月傳》的熱播,義渠等古代西戎支系逐漸為人所熟知。7日,包括西戎義渠“豪車”、秦公大墓銘文镈鐘在內的128組300多件文物珍品亮相西安,揭開了秦文化與西戎文化的神秘面紗。

  當日,《帝國之路·隴東記憶:秦文化與西戎文化考古成果展》在西安臨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開展。秦族與西戎是中華民族的早期族群,商周之際,兩個族群在隴東地區相遇,展開了幾百年的爭斗。同時,風格迥異的族群文化之間也發生著潛移默化的交流與融合。

  專家介紹,在甘肅省清水縣李崖遺址,考古人員發現60余座秦墓。經過對墓葬形制、喪葬及隨葬品特征等的考察表明,這批墓葬是西周早中期之際的秦人墓葬,也就是迄今所發現最早的秦文化遺存。

  西戎作為中國西北地區的土著民族,主要生活在現在的陝西西部、甘肅、寧夏、青海東部等地,與秦人關系非常密切。據記載,西戎有名的支系有犬戎、義渠、大荔等。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王輝告訴記者,這些特點表現在馬家塬西戎貴族墓地中,其反映的多元文化因素,為多角度審視戰國晚期戎人與秦及北方草原文化之間的關系,東西方文化因素互相交流、滲透帶來的影響,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以奢華葬俗震驚世人的馬家塬墓地位於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境內,發現墓葬66座,專家推斷這些墓葬的主人應為西戎王室的貴族。出土器物中車馬器佔絕大多數,其豪華程度在中國同時期的墓葬中罕見。

  王輝說,此次展覽中的“豪車”及金銀車飾,就是源自馬家塬出土的一輛禮儀用車。也有專家根據當時西戎活動區域,推測這輛豪車的主人就是義渠戎人。

  此次展覽分為“追根·溯源”、“西遷·強敵”、“立國·對峙”、“稱霸·融合”四個部分,以考古遺址和出土文物為線索,清晰勾勒了秦族、秦諸侯國、秦王國、秦帝國的發展線路圖。(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圓夢小康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總書記…
  2. 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如何學…
  3. 江蘇省委組織部發布一批干部任前公示
  4. 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
  5. 鞏固糧食生產連年豐收的好形勢(人民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