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德國城市的歷史遺產及其保護
世界上最大的礦業博物館——位於波鴻的德國礦業博物館。
德累斯頓的茨溫格爾宮是舉世聞名的巴洛克式建筑杰作。
編者按
在城市建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改造如何與保護相協調,改造過程中如何再造經典,如何處理好城市現代化建設與歷史遺產保護的關系等等,都是近代歐洲國家城市化過程中曾經面臨的問題。本版特刊登三篇文章,介紹評析德國、英國、法國在近現代城市化進程中的一些經驗和教訓,希冀能對我國的城市化建設有所啟示和借鑒。
城市歷史遺產是城市發展的歷史見証,是一個城市個性特征的彰顯和集體記憶的載體,也是一個城市文化財富的象征和文化涵養的重要體現。德國在處理城市的現代化建設與歷史遺產保護問題上有著自己的成熟做法,即可靠的法律保障、資金投入和科學合理的保護取向。這些做法或許可以資鑒於我國的城市建設。
德國城市的歷史遺產積澱
德國的城市發展有著久遠的歷史,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上古時期,早在公元前后,德國境內就已經出現了一些羅馬人建立的城市,如特裡爾、亞亨等。中世紀時期,除了帝王諸侯和主教駐蹕城市外,隨著商業的繁榮,又形成了呂貝克、漢堡等商業城市,這些發展奠定了德國城市化的早期輪廓﹔近代早期的絕對主義王權時代,專制君主們為了彰顯自己的威嚴和統治合法性,開始了以宮廷所在地為核心的大規模城市建設,形成了卡爾斯魯厄、波茨坦、德累斯頓等一批規劃規整、個性鮮明的城市﹔近代后期的工業化時期是德國城市發展最快速的階段。從19世紀30年代德國開始第一次工業革命到20世紀初,德國在實現工業化的同時也基本上完成了城市化。與這三個時期相對應,德國城市建筑也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特征,即基於教堂和城堡等為核心載體的古代中世紀城市建筑文化,基於各類宮殿、要塞、市政廳等為主要載體的近代城市建筑文化以及基於工業文明之上的現代廠房文化和大都市文化。每個時期的城市建設又積澱了自己的核心城區,形成了所謂的歷史“老城”。
德國大規模的城市改建和發展是在二戰以后。二戰期間,德國的主要城市在盟國的地毯式轟炸中遭到極大破壞,變成了殘垣斷壁、廢墟瓦礫。因此,戰后城市重建首先提上了日程。當時存在三種意見:一是推倒一切重來,建立現代性全新建筑﹔二是完全恢復原有的城市結構和面貌﹔三是走中間道路,實行所謂“傳統基礎上的與時俱進”。最后,無論是分裂時期的西德和東德,還是重新統一后的德國,都選擇了第三種方案,即在與時俱進地進行城市現代化建設的同時,關注城市的歷史傳統,對於帶有強烈歷史印記且已經成為城市象征的老城或城市核心區採取恢復和保護措施,強調“歷史的連續性”,從而實現城市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傳承與發展的和諧統一。例如,柏林就遵循了普魯士的古典主義傳統,而德累斯頓則堅持薩克森的巴洛克風格。相關城市歷史遺產的保護和維護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據統計,德國目前有兩萬多座古城堡,平均每16平方公裡就有一座古城堡和宮殿。
德國城市遺產保護的原則取向
德國人在城市歷史遺產保護方面有三大原則取向,值得學習和借鑒:
一是珍視歷史饋贈。德國各個城市,無論大小,在城市規劃和發展中都特別注意保留自己的歷史印記。現存各種古色古香的建筑和精美絕倫的傳統園林,都應該歸功於這種努力。美因茨是萊茵—普法爾茨州首府,在這裡,從中世紀的皇帝大教堂、原德國十字軍的總部,到文藝復興時期的水井、近代巴洛克式的貴族宮廷,無不展示著這座古老城市一路走來的歷史輝煌。海德爾堡小城是當今德國最具有吸引力的旅游城市之一。在這裡,有一座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筑海德爾堡宮。由於長期風吹雨打和戰火的洗禮,古堡已經殘破。盡管如此,人們並沒有對它進行修復,其中原因很簡單:“我們隻需要精心保護這座古堡的現狀,而不是去改變它。建筑是殘破的,記錄的歷史卻是完整的。殘破是一種美。”
二是注重彰顯城市個性。德國各城市並非簡單籠統地對歷史遺產進行保護和維護,而是把能夠彰顯城市個性的歷史遺產作為主要的保護和維護目標。例如,擁有53個城市的魯爾大都市區曾經是德國最重要的煤鋼工業區。20世紀60年代以后,由於新興產業發展和能源結構的轉向,出現嚴重的衰落危機。面對困境,魯爾區在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的同時,並沒有“拋棄”原有工礦設施等歷史遺產,而是把這些標志著德國飛速崛起的近現代工業遺跡作為提升民族自豪感的文化據點,對它們進行“一體化”的保護性開發,將工廠、礦坑等改造成電影院、博物館、攀岩場所等文化設施,走出了一條以呈現現代工業遺產為特色的“工業文化之路”。
三是盡可能將城市歷史遺產保護與所在城市的日常生活和經濟發展緊密聯系起來。在規劃城市歷史遺產保護時,並非消極地為保護而保護,而是積極地將這種保護與當地的居住、工作、文化、休閑等因素有機結合起來,服務於當地居民,激發所在城市的生機活力。與此同時,開發歷史“老城”的歷史建筑文化價值,展示其獨特景致,吸引旅游者,進而吸引相關的企業進駐,拉動當地經濟的發展。
德國城市歷史遺產保護的保障
德國的城市歷史遺產保護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得益於諸多因素,其中,完備的法律法規、有效的管理和充裕的資金保障最為重要。
德國對城市歷史遺產實施法律保護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1780年,黑森-卡塞爾就頒布了《維護邦國內現有紀念物和古文物》的規定,這是德國第一部保護歷史遺產的法規。1818年,黑森-達姆施塔特和黑森-霍姆堡也頒布了保護紀念物的規定。1902年,黑森-達姆施塔特又頒布了德國第一部具有現代意義的歷史遺產保護法《關於紀念物保護法》。薩克森於1894年專門成立了“保護藝術品委員會”處理歷史遺產保護問題,1909年又通過了第一部紀念物保護法《反對毀壞城市和農村法》,1934年則通過了《藝術、文化和自然紀念物保護法》。
就整個德國而言,保護歷史遺產正式列入法律始於魏瑪共和國。1919年《魏瑪共和國憲法》第150條明確規定:“藝術、歷史和自然紀念物及景觀享受國家的保護和維護”。二戰后,德國雖然陷入分裂,對於城市歷史遺產的保護並沒有停止。
民主德國對於歷史遺產保護相當重視,早在1952年就出台了《保護和維護國家紀念物規程》。此后又先后於1961年、1975年出台了《維護和保護紀念物規程》以及《民主德國紀念物保護法》。
在聯邦德國,基於《基本法》規定各州擁有“文化主權”,各州都頒布了專門保護歷史遺產的《紀念物保護法》。兩德統一后,新加入聯邦的東部各州也都通過了自己的《紀念物保護法》。在聯邦層面,則主要是以1960年提出、1971年正式通過的《城市建筑促進法》來推進城市歷史遺產的保護和維護工作,“保護歷史上的城市核心區的城市建筑紀念物”。另一用來規范城市歷史遺產保護和維護的法律是《建筑法》。根據該法律,在強化內城區和地方中心的城市功能建設時,要“特別考慮到紀念物保護和維護”,即所謂的“特別城市建筑權”。
在管理方面,擁有“文化主權”的各州設有專門的紀念物局或紀念物維護局,負責歷史遺產等的保護和維護問題。城市和城鎮則有自己的文化委員會。聯邦政府沒有統一的中央管理部門,而隻有少數特殊文化遺產管理機構,如普魯士文化財產基金會等。有關“城市建筑紀念物保護”項目的確定和實施並非隨意和盲目的。各級政府和職能部門都成立有專門的專家小組進行咨詢,定期召開會議確定相關資助項目。
德國的城市歷史遺產保護和維護有較充裕的資金保障,既有各級政府及職能部門專項資金,也有私人籌措和企業捐助資金。在西德,到1990年為止各州受“城市建筑紀念物保護”項目支持的資金達140億歐元之巨。兩德統一后,歷史遺產保護的重點轉向東部。1991年到2012年,東部新加入各州得到240項財政支持,用於保護城市歷史遺產。涉及的城市歷史遺產保護和維護對象不僅有單個建筑,也包括街道、廣場和具有歷史價值的老城區。僅1991年到2006年,東部各州獲得的城市建筑促進資金就超過200億歐元。2009年以后,原西德各州也開始得到“城市建筑紀念物保護”項目,迄今為止已經有超過200個項目在190多個城市中得到實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此外,德國還通過補貼和減免稅等措施來鼓勵私人和企業投資歷史遺產保護事業。一些私人基金會,如德國紀念物保護基金會、邁瑟施密特基金會等也在資助歷史遺產保護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作者單位: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