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蒙山開化寺佛閣遺址發現北朝時體量最大摩崖佛

2016年01月12日09:50  來源:山西晚報
 
原標題:山西蒙山開化寺佛閣遺址發現北朝時體量最大摩崖佛

  是北朝時體量最大的摩崖大佛和佛閣

  本報訊(山西日報記者 孟苗)1月6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外公布了太原蒙山開化寺佛閣遺址最新考古發掘成果,稱蒙山大佛及佛閣是中國北朝時期體量最大的摩崖大佛和佛閣,大佛高度是世界第二大佛,是世界雕造年代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

  蒙山開化寺位於太原西南20公裡的蒙山,始建於551年(北齊天保二年),與龍山童子寺同時為北齊文宣帝所創建。開化寺分前(下寺)、后(上寺)兩院,后院在開化溝內蒙山之陽的山崖旁,建筑高大宏偉,依山勢鐫刻著高約63米的蒙山摩崖大佛像﹔前院是為遠瞻大佛而建,在后院之東南1公裡處,兩院一前一后隔山澗遙遙相望。開化寺由於寺毀閣傾,如今隻剩下后院蒙山摩崖大佛和前院連理雙塔。

  2015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佛教考古組對蒙山開化寺佛閣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基本上揭露了佛閣的全貌。發掘清理出的大佛龕平面略呈半橢圓形,屬於露頂式,面寬29.60米、進深17米。大佛風化嚴重,佛座為石條砌筑,寶裝覆蓮部分保存稍好。佛閣大佛龕的建造,中間為面寬5間,進深2間。兩側依山勢還各建有面寬3間,進深5間的建筑,柱網排列與中間5間一致。因此,可以懷疑佛閣的整體結構為面寬11間,進深5 間以上巨型佛閣,是中國北朝時期體量最大的摩崖大佛和佛閣。出土的佛閣柱礎保存完好,覆蓮柱礎和平柱礎具有北朝時期的特點,清晰的柱網結構應該是反映了北朝佛閣建筑的特點,對了解和研究佛閣建筑和大佛龕的形制有著重要的學術價值。

  據介紹,蒙山大佛現場外露胸頸部分,高17.5米,寬25米,頸部直徑寬5米,唐代記載“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計算約合今63米。論高度,蒙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論年代則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大佛的腹、手、腿、足、基座、大閣遺基,都掩覆於大佛胸下山坡泥石裡。此外,還有一些重要的碑刻也應在此處。

(來源:山西晚報)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圓夢小康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總書記…
  2. 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如何學…
  3. 江蘇省委組織部發布一批干部任前公示
  4. 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
  5. 鞏固糧食生產連年豐收的好形勢(人民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