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是我》編劇兼導演祖紀妍。
中新網北京1月14日電(宋宇晟)13日,話劇《嘿,是我》在鼓樓西劇場首演。在演出前,該劇編劇兼導演祖紀妍接受了中新網(cns2012)記者採訪,她用一個數學概念解釋了這部劇的劇情,“究竟是誰創造了誰?”是這部劇想要呈現給觀者的問題。當談及該劇獨特的立體舞台時,祖紀妍表示,這種設計正是借鑒了電影呈現劇情的方式,讓戲劇舞台也有了景深。同時她也表示,該劇的台詞十分“筋道”。
莫比烏斯環:是誰創造了誰?
話劇《嘿,是我》講述了一個男編劇和他作品中的女角色的故事。劇中,男編劇塑造了一個女服裝設計師,而這個服裝設計師又在自己的創作中塑造了一個男性模特,而這個編劇可能就是模特本身。
究竟是這個男編劇創造出了女服裝設計師,還是女服裝設計師創造出了男性模特?劇中並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而在祖紀妍看來,這二者可能兼而有之。
祖紀妍用了一個數學概念——莫比烏斯環來形容這種關系:“所謂的莫比烏斯環就是一個正常的紙是兩面的,但是如果你把一個單面旋轉180°之后接在一塊,它其實還是一張紙,但就隻有一個面了。而這個面的精巧之處在於,你不知道他什麼時候發展到了另一面,和這個故事一樣,你不知道是誰創造了誰,大家一開始都以為是編劇創造了服裝設計師,但其實到結尾的時候才發現並不是這樣的。”
她告訴記者,這種類似莫比烏斯環的形態“既是一個理念,又是我們生活的一個現實”。“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對自己的命運和生活是可控的,但其實你會發現總有一隻無形的手會把控著你生活的方向。無論你把它(那隻無形的手)當作是信仰,還是運氣,或其他什麼。”她說。
話劇《嘿,是我》劇照。
台詞很“筋道”:想讓每句台詞都帶著文學性的魅力
談到這部劇的亮點,祖紀妍首先說到的是,劇中的台詞十分“筋道”。她告訴記者,漢語是一種很優美的語言,而戲劇舞台又是最能夠把舞台的魅力展現到極致的一個藝術形式。“如果說戲劇藝術不能展現一個國家的語言的話,那麼這對國家是一個很大意義上的缺憾。”
具體是如何“筋道”的?祖紀妍稱,有時候演員會將同一句台詞做不同的重復,“但是每次重復的重音都不一樣就可以傳遞不同的意思,這樣來推動情節的發展”。
她說:“我想盡量讓演員的每一句台詞都帶著一種文學性的魅力。”
立體的舞台:讓戲劇舞台也有了景深
值得一提的是,該劇的獨特場景也被看作是一個亮點。用祖紀妍的話說,他們在劇場“能展現莫比烏斯環的立體空間”。
記者在首演現場注意到,巨大的兩個弧形在在舞台中央交疊。而演出中,這些特意設置的場景也成為了推動劇情、表達導演意圖的重要工具。
祖紀妍說,我們設計了十個方案,最后才定下這一個。“我覺得這是最現實,也是最精巧地表達劇本構思的一個版本。它把整個平面舞台變成了一個三維的(舞台),不但有了左右前后,而且有了高低之分。這能夠讓觀眾在細節上看到故事傾向於哪一邊。當你猛然地發現故事朝著另一個方向轉向的時候,你也能在視覺上看到這種轉向。”
這樣的立體空間確實讓舞台上的維度有了縱深感。祖紀妍覺得,這種設計正是借鑒了電影呈現劇情的方式。“電影跟戲劇很大的一個區別就是它有鏡頭。他可以代替導演幫助觀眾選擇你看什麼。但其實戲劇沒有這個東西。戲劇如果用電影的術語來講,就一直以來就是一個大全景。觀眾自己來選擇看到的東西是什麼。”
祖紀妍告訴記者:“這就是說到我一直提倡的一個觀念,我一直認為電影對戲劇可以實現反哺。我們想通過舞台的技巧引導觀眾的視點,讓觀眾的視點能夠相對集中地按照創作團隊想要的方向來選擇自己想看的東西。這樣就在舞台上有了特寫,有了中景、近景,甚至有了景深。”
據悉,該劇將於13日-17日19:30、16日14:30在北京鼓樓西劇場演出。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