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毛猴 北京絕活兒

本報記者  徐  靖

2016年02月09日02:2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郭氏毛猴作品《“洋”博士》。
  本報記者 徐靖攝

  在什剎海后海南側大金絲胡同,有一家特殊的店鋪。屋子不大,裡面展覽著各種毛猴。有小型的,有大型的,有單個的,有多個的,搭配各種道具形成一個個場景和故事,五花八門,栩栩如生。這家店鋪叫“郭氏毛猴家庭藝術館”,藝術館裡的每件毛猴作品,都傾注著郭氏毛猴的第五代傳人郭福田、崔玉蘭夫婦的心血。

  中藥材制成的小玩意

  毛猴,在老北京是一種歷史悠久且深受人們喜愛的民間手工藝品。毛猴的周身由中藥材制作而成。它的四肢使用蟬蛻的四肢,身體是另一味中藥——辛夷,也就是玉蘭花在秋天裡形成的花骨朵,表面一層密密的灰褐色絨毛。毛猴的頭是蟬蛻的頭,正好與花骨朵相配。把這幾部分粘起來的膠狀物也是一味叫做白芨的中藥制作而成。

  相傳,清朝時期,在北京宣武門外騾馬市大街有一家名為“南慶仁堂”的藥鋪。某日,店中一個配藥的小伙計因沒伺候好賬房先生而挨了一頓臭罵,小伙計怕丟飯碗隻好忍氣吞聲。到了晚上,他在煩悶中無聊地擺弄著藥材時,偶然發現蟬蛻具有某些形象特點,不由心中一動,便決定用中藥材塑造一個“賬房先生”。他選取了辛夷做軀干,又分別截取蟬蛻的鼻子做腦袋,前腿做下肢,后腿做上肢,用白芨一粘,一個人不人、猴不猴的形象便出現了。就這樣,在無意間世上第一個毛猴誕生了。

  從選料到造型大有學問

  毛猴制作,在很多人看來,不過是把准備好的材料粘起來。“實際上真正的毛猴制作並不是那麼簡單。”崔玉蘭說。在她看來,毛猴制作,從材料的選擇、加工,造型的創意、制作,到場景道具的搭配,都充滿學問。她說:“選料就非常重要,一般的材料是無法使用的。比如辛夷,必須是堅硬飽滿的,否則內部中空,天長日久會腐敗變質,還要通過清洗和修剪,保証辛夷的絨毛順滑,最終毛猴成品才能體型飽滿有光澤。”目前,郭氏毛猴的所有制作材料都是通過專供渠道獲得的特級品。“比絕大多數中藥店的藥材都要好。”郭福田說。

  除了材料要經過千挑萬選,毛猴的制作工藝也是非常精細復雜的。郭福田拿毛猴制作中的一個小道具——斗笠舉例說:“這斗笠也是一味中藥,叫木通。把挑選好的木通做成毛猴戴的斗笠,將近十道工序。首先要蒸,蒸熱之后要盤,盤好之后固定,固定之后修剪。因為木通有年輪,所以在這個過程每個環節中隻要干裂就不能用了,廢品率非常高。”

  珍貴在於純手工

  毛猴制作的最大難點,也是郭氏毛猴最具有特點的地方,就是道具和創意。為了道具和創意,崔玉蘭費盡了心思。崔玉蘭是老北京人,她的創意靈感主要來自於老北京生活。“我經歷過老北京的生活,比如北京小吃炸焦圈,芝麻豆腐,糖葫蘆,過年賣的黃年糕,老北京剃頭,搖煤球,烤白薯等等,這些創意需要各種道具來實現,難度非常大。”當然,如果採用機械化的方式生產道具,也許能夠提高效率,但是,在郭福田、崔玉蘭看來,毛猴之所以珍貴就在於純手工的技藝。

  制作毛猴的白芨要先打磨成粉,蒸熱后熬制才能成為粘貼毛猴身體各部分的膠狀物。崔玉蘭說:“利用膠水也能做,而且當時就能固定,有些人也就是這麼做毛猴的。但白芨干了之后完全消失,而膠水干了之后肉眼就能看出痕跡。”所以,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為了制作出最精致的毛猴,郭氏毛猴依舊堅守著自己的原則,所有材料和程序都採用手工制作。

  

  傳統猴玩具

  可愛的小猴子特別適合做成玩具。早在漢代,陶制猴玩具便已在民間出現,盛唐時期鞏縣(今鞏義)的黃冶已批量燒造小型三彩釉玩具“母子猴”,宋代禹州青釉瓷猴憨態可掬,明清時期各種彩釉瓷猴更為多見。

  如今,各地還保留了不少傳統的特色猴玩具。如山東高密、河南淮陽的“泥塑猴”﹔江蘇南京、南通的“絨花猴”﹔河南鎮平的“玉雕生肖猴”﹔陝西寶雞、岐山,河南靈寶、浚縣,山西侯馬、晉城等地的“布制玩具猴”﹔貴州貴陽的“木雕猴”﹔遍及中原各省的“剪紙猴”。

  好石猴:每年農歷三月三,河南方城縣的廟會上都會出售諧音為“好時候”的石雕小石猴。高約3至5厘米,分素色和彩色兩種,造型別致,刀法簡潔,具有濃郁地方特色。

  “猴子翻跟斗”:木猴的四肢均由薄木片刻成,四肢關節用細鐵絲串起來,舞動時靈活自如。右手握緊兩邊的木杆下部便會牽動上邊的兩條交錯的線繩,使串在線繩上的木猴重心失去平衡,便上下翻起跟斗,忽上忽下。

  本版制圖:李姿閱


  《 人民日報 》( 2016年02月09日 06 版)

(責編:王吉全、陳苑)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圓夢小康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總書記…
  2. 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如何學…
  3. 江蘇省委組織部發布一批干部任前公示
  4. 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
  5. 嚴禁16歲以下未成年人出鏡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