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兩會微日記”系列之三

蘇士澍"兩會微日記":書法進課堂 弘揚傳統文化"潤物無聲"

2016年03月05日13:53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蘇士澍做客人民網訪談。

2016年3月5日

今年的兩會,我帶來三個提案,有兩個是關於文物保護的,另外一個是我多年關注的書法進課堂。我想著重談談關於書法進課堂的事。

2009年至2014年,書法已經進課堂了,這是一個可喜的現象,但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沒有老師教,就是一個大問題。“翰墨薪傳·全國中小學書法教師培訓項目”正在培養書法老師,雖然去年培養了一千多人,但要解決全國的需求還得花很長時間。此外,光憑傳統的教法不行,還要通過“互聯網+”,介入現代科技手段。

實際上,書法進課堂牽涉的不僅僅是寫字的問題,還可以鍛煉孩子們集中注意力。寫書法的過程中,精神一不集中,字要不就寫粗了,要不就寫細了,即使字都寫好了,整個外形不好看也不行,所以,寫字能讓孩子們左右腦的注意力同時集中。

書法進課堂,能讓孩子們從小感受漢字之美,也是一個很好的推動。我們要靜下心來培養孩子們的傳統美德教育。讓孩子們寫書法,寫“天道酬勤、厚德載物”等等,慢慢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就能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地傳播開來。

怎麼能讓孩子們把寫字和興趣愛好結合在一起呢?得讓他們去體驗。中華世紀壇三樓有一個漢字體驗館,樂在感字、樂在知字、樂在玩字,最后樂在寫字。我經常跟小朋友講,一個樹干,底下一個樹枝、樹根,兩個樹杈,這就是木頭的“木”。一個是“木”,兩個是“林”,三個是“森”。太陽跑到樹的底下去了,這就是“杳”。太陽走到地平線上來了,就是東方的“東”。太陽跑到樹梢上了,就是果實的“果”。漢字構造原理包括象形、指事、形聲、會意、假借、轉注六個方面。我們讓孩子們寫漢字,不要光是說“木”、“林”、“森”,這是拼音式的,我們要把這些字通過形、音、意讓孩子們一點一滴地去體會,他們就有興趣了。

我覺得要想加強民族自尊、自信,一定得讓孩子們從小寫好中國字,長大做好中國人,讓漢字在我們下一代身上好好扎根。

嘉賓簡介:

蘇士澍,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

“兩會微日記”系列:

陳澤盛的“兩會微日記”:寫在我任政協委員的第15年

張澤群的“兩會微日記”:綜藝不能隻會"奔跑"更要引領

(責編:陳苑、李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