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二月杏花三月桃 十二種花總有一種你中意

2016年03月23日08:31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編者按:國人自古以來就愛花,中國的“花文化”也可謂源遠流長,它們或雍容華貴,或淡泊典雅,或鮮艷奪目,或妖嬈嫵媚。不論是“影斜清淺處,香度黃昏時”的梅花,還是“名花傾城兩相歡,常使君王帶笑看”的牡丹都在中國歷代文人騷客的筆下悠然盛放,令人驚艷贊嘆。下面小編就帶大家走一遭“花界”的四季,看看十二個月的花之守護神各是誰呢?

一月水仙清水養:含香體素欲傾城

水仙為我國十大名花之一,我國民間的清供佳品,每過新年,人們都喜歡清供水仙,點綴做為年花。有道是,“案頭清供是君子之心”。因為無須刻意,無須破費,心有所屬,寄托於物,自有一種生活態度或情趣在其中。“借水開花自一奇,水沉為骨玉為肌。暗香已壓荼蘼倒,隻此寒梅無好枝。”黃庭堅在《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會心,為之作詠》中歌詠水仙,“凌波仙子生塵襪,水上輕盈步微月。是誰招此斷腸魂,種作寒花寄愁絕。含香體素欲傾城,山礬是弟梅是兄。坐對真成被花惱,出門一笑大江橫。”水仙花對生活的要求簡單朴素,適宜的陽光和溫度,一盆清貧的水,就滋養了它的一生。

二月杏花伸出牆:沾衣欲濕杏花雨

杏花是古老的花木,公元前數百年問世的《管子》中就有記載,因此,至少在中國已有二三千年的栽培歷史。盛開時的杏花,艷態嬌姿,繁花麗色,胭脂萬點,佔盡春風。杏花的花期為2月份到5月份,花期較長,杏花來了,春天也就來了,釋志南的《絕句》中,有“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的詩句,試想詩人扶杖東行,一路紅杏灼灼,綠柳翩翩,細雨沾衣,似濕而不見濕,和風迎面吹來,不覺有一絲兒寒意,這是一幅多麼愜意的春日踏青之景?

三月桃花紅艷艷:人面桃花相映紅

中國是桃樹的故鄉。公元前十世紀左右,《詩經·魏風》中就有“園有桃,其實之淆”的句子。桃花在中國文化中有豐富的含義,“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朵朵盛開的桃花暗示了古代少女對愛情的向往﹔而《桃花源記》則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在歷代寫桃花的詩句中,最著名的當屬唐代詩人崔護的《題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表達了銘心刻骨的相思。

四月杜鵑滿山岡:三春三月憶三巴

杜鵑花在中國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神農本草經》。到唐代,出現了觀賞的杜鵑花,杜鵑花就已移栽入庭園栽培,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對杜鵑花情有獨鐘,不但寫下了許多贊美杜鵑花的詩句,而且還親自移植栽培,第一次移植未成活,寫下了“爭奈結根深石底,無因移得到人家”﹔820年終於移植成活,詩曰:“忠州洲裡今日花,廬山山頭去年樹,已憐根損斬新栽,還喜花開依舊數。”大詩人李白見杜鵑花想起家鄉的杜鵑鳥,觸景生情,懷念家鄉,寫出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詩“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責編:陳燦、陳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