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實告別儀式定於5月5日舉行【3】

創作 沉心靜氣地做這件大活
陳忠實1965年開始發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短篇小說集《鄉村》《到老白楊樹背后去》,中篇小說集《初夏》《四妹子》《夭折》,《陳忠實小說自選集》、《陳忠實文集》,散文集《生命之雨》《告別白鴿》《家之脈》《原下的日子》等。若說最令普通讀者熟知的,還是《白鹿原》這部著作。
1991年農歷臘月二十五,陳忠實寫完了《白鹿原》的最后一句話。相比現在成為經典作品的《白鹿原》,在當時的條件下,陳忠實並沒有絕對的把握,他猶豫著該不該把這部書稿投出去。
在20世紀80年代,何啟治再來西安組稿。陳忠實當時正在做著《白鹿原》的先期准備。在陳忠實的回憶文章中這樣寫道:“查閱縣志黨史文史資料,在西安郊縣做社會調查,研讀有關關中歷史的書籍,同時醞釀構思著《白鹿原》。我隨即叮囑他兩點:不要告訴別人,不要催問。我希望在這三年裡沉心靜氣地做這件大活。”
“1988年的清明前幾天或后幾天,或許就在清明這個好日子的早晨,我坐在鄉村木匠割制的沙發上,把一個大16開的硬皮本在膝頭上打開,寫下《白鹿原》草擬稿第一行鋼筆字的時候,整個世界已經刪簡到隻剩下一個白鹿原。”陳忠實在文章中這樣寫道。
陳忠實給老何寫信,“信中唯一可能使老何會感到意外的提示性請求,是希望他能派文學觀念比較新的編輯來取稿看稿”。老何安排高賢均、洪清波到西安。“我只是把書稿從兜裡取出來交給他們,竟然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那時突然涌到嘴邊一句話,我連生命都交給你們了,最后關頭還是壓到喉嚨以下而沒有說出,卻憋得幾乎涌出淚來。”令陳忠實沒想到的是,很快有了回復。“在高、洪拿著書稿離開西安之后的第20天,我接到了高賢均的來信。我匆匆讀完信后噢噢叫了三聲就跌倒在沙發上,把在他面前交稿時沒有流出的眼淚傾濺出來了。”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